💡
你正在阅读 稻草人周刊,个人化的信息整合,每周一更新。
🎉
这是 2025 年的第一期周刊,也是周刊的第十期。

🏃‍♂️

📚

幽灵塔

评分:

日本推理小说之父江户川乱步的经典作品,不过实际上是改编,在当时信息查询没有那么便利的时代,作者自己也不清楚原作者是谁。

故事里争夺美丽女子的爱情故事在当今可能会显得有些俗套,密室、机械齿轮、机关的设计也不再新奇,但你仍然能在这本书里感受到悬疑小说的乐趣,和主角一起逐步揭开围绕在野末秋子身边的神秘谜团。

虽然我很喜欢这个故事,我也佩服江户川乱步的写作能力,但我还是有些不吐不快的话要说。宫崎骏说书里的浪漫爱情故事让他遐想连篇,可我在阅读故事的情感线时,感受不到一丝浪漫,只是厌恶。

比如「我输了,秋子是你的了,请务必让我出席你们的婚礼!」这种作为男人擅自决定女性婚事,还要摆出一番谦让大度的态势,实在让我反胃。以及主角北川光雄对野末秋子的爱恋,似乎是完全出于「美貌」,毕竟在作者的笔下,任何一个和她有关联的男人,无不称赞其动人的面容,还有类似「这样的女人怎么可能是杀人犯呢,一看到她的脸,我就责备自己用那种方式想过她」的话。

我当然理解,江户川乱步的那个时代,这些事情是很浪漫的。我也知道历史上好多伟大的男作家,都有这样的思想。但理解不代表我应该否认我的感受,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篇故事固然精巧、吸引人,但并不浪漫。

🔍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时间管理

出自:P 人也要时间管理?2024 的实践小结 @ 鹅小刀

  1. 想象自己有七张三格长的卡,用他们填上日历上的空格,在这些日子里好好工作、生活,余下的部分就好好摆烂
  2. 每年确定三个主题,「好好生活卡」的每一个空格,都对应一个特定的主题,比如今天主要写作、明天陪陪家人等等

这种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就算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也有 60% 的时间是在真正做事的啊! 这句话简直醍醐灌顶,让我更有动力摆烂了,当然前提是三天打鱼的时候真的有把事情做好。

我想要补充一个观点,经济学上有一个「巴莱多定律」,大致内容是:

80% 的成果是在 20% 的时间中产生的

做一件事情必然不能做到 100% 高效,可能有 80% 的时间都在忙于摸索、学习、试错、一些琐事等等,真正的突破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往往就是那么一两个特定的时间段。

既然如此,不妨把那些低效的、简单的、没有突破的时间,尽可能放在摆烂的日子里,抱着没有突破的目标来做这些事情。尽可能把规划好的时间用于最有成果的 20%。

西方文化里的处女

元旦那天找了部电影来看,叫《香水》(Perfume: The Story of a Murderer)。我不怎么看电影,所以做不了影评,但故事的一些设定让我觉得有点意思。

剧透警告 故事的主角天生有着超乎常人的嗅觉,他不分辩香和臭,只是感受着世间一切的味道。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卖李子的女孩,他被她身上的味道吸引了,然后——

然后他就把她捂死,扒光衣服,把脸贴在她的身上闻遍他全身的味道……

之后他去一个叫做 Grasse 的地方学习香水的制作工艺,因为他想要学会「保存气味」。然后他就在 Grasse 四处杀人,把她们的味道做成精油(其实就是尸油啊喂!)。这些人无疑都有一种独特的「美」,那就是「她们都是处女」。

主角被拘捕之后,竟然用 13 位处女的尸油做成的香水迷倒了狱警,连教皇都把他当作天使。在处刑场上,刽子手和受害者的父亲在闻到香味之后,竟然都跪在地上给他道歉,认为他是无辜的。

他把香味撒向人群,人们便感受到了无限的「爱意」,都脱光衣物和身边的人亲吻、做爱。广场上很快变成了群交现场。

故事的最后,主角来到自己出生的地方,把香水淋到自己头上,然后小镇上的人们因为太爱他,把他活生生吃掉了,连尸骨都不剩。

我看不懂情节背后的内涵,但这瓶香水无疑是「处女」和「女性贞洁」的象征。在西方文化里,那似乎是最美丽和神圣的东西。

在《圣经》里,圣母玛丽亚是通过圣灵的感召,以处女之身生下了耶稣。希腊神话中,雅典娜和阿尔忒弥斯都被描绘为永恒的处女。十二星座中的处女座,背后的神话故事也的确有一位象征纯洁美好的处女。

在男人的眼里,女人的贞洁是能和大自然匹敌的美丽。人类的许多文化似乎都是建立在「性」的概念上的,这里的性包括贞洁,也包括生育,比如基督教徒可能会强烈反对婚前性行为;中世纪的猎巫运动中,人们对女巫的指控,也有「女巫帮助女人避孕」「女巫让男人不举」的罪名,那些失去贞洁的女儿、不忠的妻子,也可能被作为一家之主的男人指控为女巫,然后被烧死。

从性、贞洁、生育的角度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或许有点意思,但只看现实意义的话,这些故事里的男人和他们用下半身思考的大脑一样好笑。

气味与音乐

我的一位老师在上课时无意说道:香水的前中后调,应该不是读调(diao4)吧?香水是调制的,应该读调(tiao2)吧?

我当时没怎么在意,看完《香水》这部电影,我知道了前中后调在英文里分别是 head chord、heart chord 和 base chord,也叫做 top notes、heart notes 和 base notes。

这里的 chord 和 notes 其实都是声乐里的专有名词。note 指音符,在这里指的是组成香水前中后调的一种气味;chord 指和弦,在声乐里就是指多种音符一起演奏形成的和声,这里指的就是前调、中调或后调的整体气味。简单来说,多种 note 组成了 chord。

所以那位老师说错了,前中后调的调,确实是音乐的调。

🐈

来点没品笑话。

最后,猫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