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仪式感
仪式是一个具有十足神秘学色彩的词。无论个体的信仰如何,人们在谈论「仪式感」的时候,其底层逻辑,与「跳起奇异的舞蹈就能让天下雨」的仪式,并没有什么不同。
先来拆解「跳起奇异的舞蹈就能让天下雨」这种仪式,这是一种「祈雨」的行为。为什么人会希望天下雨呢?因为只有下雨,庄稼才能得到足够的水分,丰收之时到来之际才会有好收成。收成又和生存挂钩,简单来说,这是人们「活下去的愿望」的一种体现。
于是,话题就又回到了本博客的名字中所包含的两个字——死亡。
因为本能地逃避死亡,本能地想要扩大活下去的可能性,所以会将这种愿望寄托于实际的行动。这种「寄托」,重点不在行为本身是否真的有效。祈雨能不能真的让天下雨不重要,祈雨的行为本身就满足了个体和群体的精神需求。
这或许可以被称作一种自我外化的欲望——因为心中有愿望,所以想要将愿望通过行动表达出来,这就是「仪式」。
人工降雨和祈雨的区别?
借助现代科技,人类已经不需要讲前文所述的生存愿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神秘仪式了。倘若某个地方遇上干旱天气,高温缺水,有关部门就会采取行动,往天上的云层来上一炮。
就在不久前,重庆还因为人工降雨,不小心轰出来一场暴雨。这种能够有效,甚至过于有效地满足「愿望」的行动,还能称作「仪式」吗?
这个问题似乎抓错了重点。仪式之所以能成为仪式,和它的有效性毫无关联,关键在于人们为它赋予的文化意义。
换句话说,人工降雨和祈雨的区别,是物质和精神的区别,是经济和文化的区别,是工业和自然的区别。前者只关心行动是否有效、是否符合科学和事实,后者只关于信仰,只要人们相信行动有意义、能满足愿望,那么它就有做的必要。
任何人都不应该小瞧「相信」的力量,信仰能让人做出其他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想想刻板印象里的宗教教徒,想想欧洲中世纪的猎巫运动,想想历史上的每次一次重大变革。
这种力量强大、令人敬畏,也让人觉得可怕,甚至避而远之。很多人讨厌的企业里的「狼性文化」,就不妨归入这一类。
所以,人工降雨可以被称作一种仪式吗?我觉得可以,如果人们对它寄予厚望,满怀期待地注视着炮弹飞向天空,并且在第一滴雨水降下时雀跃欢呼的话。我相信,在这一项技术刚刚兴起的时候,人们对它的感觉就是这样的。
换句话说,人工降雨这一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去仪式化」了。而这就引出了接下来的话题。
消失的仪式感
两年前还很稚嫩的文字,也有数篇让我至今感触很多的,《重复在剥离意义》就是其中一篇。我认为,机械重复的行为会让「意义」从行动中被剥离,机械重复某一行动的过程,就是「去仪式化」的过程。
回想第一次接触某一事物的新奇感,再想想现在对它的感觉,就能感受到重复带来的变化。
不只是新奇感的消失会让行为去仪式化,思考的缺失也会。一件事情因为重复了数次,所以变得非常简单,不需要思考,大脑的参与度变低,也就不太可能会「感受」这件事情了。
由于「仪式感」是非常感性、自然的和精神有关的东西,是需要感受的东西,感受的缺失也就导致了仪式感的缺失。
「去仪式化」是一种中性的概念,有的时候它是好事,有的时候是坏事。
比如,当我把读书这件事情去仪式化之后,我就不觉得读书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了,我能够在任何时候拿起一本书开始读,哪怕只有五分钟;我对作者的敬畏也会减少三分,能更理性地看待书中的观点。
至于坏的例子,可以想象一下喝咖啡续命的社畜,和家里摆满了意式咖啡机、手冲壶等咖啡器具咖啡爱好者的区别。从床上爬起来,火急火燎地冲上一杯速溶咖啡,是机械的重复,早就没有了「喝了这个我今天就能精神百倍地干一整天」的念头;在一个悠闲的午后,从柜子里拿出刚养好的豆子,换了个研磨刻度磨好咖啡粉,摆好器具,准备尝试新的手冲技法,尝尝出品如何,这是三言两语无法描述清楚的奇妙体验。
写到这里,我又有些迷糊,「仪式」似乎也是重复的行为,那它和去仪式化的机械重复又有什么区别?
仪式感的保鲜
我想,就算是再执迷不悟的信徒,在看到部落里的人连着跳了一个月的祈雨舞蹈,干旱也迟迟未能退去,心中怎么也会生起一丝疑虑吧?
这个时候的最好做法是换一个舞蹈,或许部落里会有人说出「一定是我们中有人还不够虔诚」这样的话。也就是说,要保障仪式感不会消失,关键之一是在重复中求变。
《晨间日记的奇迹》这本书里讲到,若是想要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可以设计一套固定的启动仪式。拿取日记本、从抽屉里找到笔、写上日期和天气的动作,都可以固定下来。
之前也读到,若是想要进入心流状态,可以尝试一套基于五感的工作启动仪式,在特定行动开始之前刺激各个感官,让大脑接收到这些明显的信息。数次重复之后,大脑就会在接收到这些相同的刺激之后,更容易专注下来。
无论是写日记还是专注,其开始部分是固定的,但真正开始做的那一部分是不确定的,是变化的。
前面提到了冲咖啡的爱好,换成别的爱好也是同理。钓鱼佬大概也喜欢折腾不同类型的鱼竿和装备,塔罗爱好者会时不时地买新牌,业余画手更是在不断地创造新作品。那些没能坚持下来的爱好,多半是因为自己没有「主动求变」。
用有点公式化的语言来讲,重复+变化=仪式感。
重复的才能算仪式,如果想要保证仪式感不在重复的行为中消失,让仪式变得不像仪式,就需要主动求变。
如何利用仪式感
明白了什么样的行为会导致仪式感的消失,也明白了怎样做能够保留仪式感,那要如何利用仪式感的有或无,来达成更好的效益呢?
首先,自然是要明确哪些东西需要去仪式感,哪些东西不用,哪些东西需要新的仪式感。
《爱好的保鲜和培养:成年人也要好好活着》这篇文章就讲到了保持对爱好的热情的思想和方法。其关键就是利用了「变化」对仪式感的保鲜作用。
至于为什么要保鲜爱好,这篇文章作者的答案似乎是「为了好好活着」。这一思想拆开来,就是说,那些能让自己好好活着,保持对生活热爱的东西,就是需要保鲜的。
不需要保鲜的东西,就是可有可无的、对自己生活毫无意义的东西。
有的时候,去仪式化和保持仪式感是可以并存于一件事情上的。就拿写作说事,若是相信写作对自己的复利作用,这种相信促成的仪式感,就能让自己重复地把这件有好处的事情做下去。
但仪式感有时也会成为一种阻碍,如果将一件事情过度神圣化了,可能会让自己认为这件事情很难、需要耗费很多精力才能做好,而自己也必须要做好,这就会给行动增设无形的门槛。这样的话,又需要去仪式化。
若是把仪式感的强弱,想象成轴或者光谱,就比较好理解了,把握好度才是关键。不过,这个比喻似乎不太恰当,因为仪式感并不是一维的——对写作来说,想到了一个文章点子并写下第一行字,是一种仪式感的体现;而坚持每天写作,相信写作是一件每天都能做的平常小事,又是另一种仪式感。
简单来说,如果你想要坚持做一件对自己有益的事情,不妨试着认为地加入并保持一些仪式感;如果你发觉正是某种仪式感,让你觉得做这件事情太难,不妨试着改变认知,或者坚持做下去,在重复中去掉这种仪式感。
对了,今天似乎是圣诞节,赶在这个节点发布一篇讲「仪式感」的文章,似乎也挺合适的。
如果评论未加载,请尝试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