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吃力不讨好
在 Bilibili 上看完一个三十分钟的视频,标题是《为什么音乐剧这么gay?》,看到最后我也没明白「为什么」。我发现原视频的标题是「Musical Theatre is SO Gay! 」,直译过来就是「音乐剧这么gay!」。
视频的重点不是「为什么」,原作者也清楚要讲的不是「为什么」,所以标题里也没写「为什么」,那为什么译者要在中文标题上加上「为什么」?
这么一串有点拗口,但你懂我意思就好。
为什么译者这么喜欢「为什么」?
第 12 期周刊里我写到《我们为什么爱饮料》这本书的翻译问题,也是一样的情况——原标题和副标题都没有写「为什么」,书从头至尾都只是在讲饮料而没有讲「人为什么爱饮料」,但译者就是硬生生在标题上加上了「为什么」。
我很气愤。如果是娱乐媒体,这么做还好,只要让我觉得好笑就行。但前者是社会文化研究类的视频,后者是严肃的科普书籍,这样的语境下能允许错误的翻译误导观众和读者吗?虽然那期视频很有意思,但我仍对译者感到生气,这样的行为就是欺骗,无论意图好坏。
从我的视角来看,把一个陈述句和描述性的词语改成疑问,确实更容易吸引注意力。而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加一个「为什么」。这是省力但不负责任的做法。改成问句不一定要问原因,也可以改成「你知道音乐剧其实很 gay 吗?」;也不只有改成问句才能吸引注意力,比如原标题将 SO 两个字母都大写,就是为了加强语气,中文当然也有中文的做法,比如「音乐剧实在是太 gay 了!」或者「音乐剧居然这么 gay!」。
译者在原本没有「为什么」的标题里加上「为什么」,是一种偷懒的处理方式,追求省力而不负责任,追求效果而不顾原文,对原作者的原创内容毫无尊重。为什么译者这么喜欢加「为什么」?那是因为他是一个低素养、对作者和知识毫无敬意、自以为是的译者。
看到了吗?我在副标题上写了「为什么」,我也确实给出了「为什么」的答案!
难以跨越的文化鸿沟
既然讲到了翻译问题,那不妨展开讲讲。本人不是专业的译者,只因为兴趣做过一些业余的翻译,但就算是业余的,我也能体会到翻译这份工作有多不容易。1
首先,你必须对相关的文化非常了解。我在看《无耻之徒》这部剧的时候,常常看到一些好气又好笑的错译。当时的我很较真,把这些错误都截图发在了社交媒体上,并指责字幕组的低质量工作。
比如,这部美剧中有一段剧情是一对小男同闹分手,小受和别的男人搞在一起,攻去找他的时候质问他「你现在变成上面那个了?」,对方回答了一个词「verse」。字幕组大概是认为 verse 和 vary 同源,有变化的意思,硬生生把「verse」翻译成了「是变了。」非常牵强,完全译错了。
在英语里,描述同性恋关系时,top 表示攻,bottom 表示受,而 verse 表示可攻可受。这其实是很常见的俚语,做美剧翻译的应该要知道。
思维方式和剧情设计方式的差异
还有一个很好笑的例子,《爱情公寓》抄袭各种美剧早就是臭名昭著的事实,其中第一季就有抄袭《老友记》但编剧理解错原片笑点的滑稽剧情。
《老友记》原片的剧情大概是这样的:
Joey 在公寓顶楼举办了一场派对,邀请了各种演员朋友,其他朋友也非要来凑热闹。但是他们忘记了通知 Chandler,结果 Chandler 一个人去看了那场他们本来都要去看的非常无聊的舞台剧。
那个舞台剧是一个女人的独角戏,事无巨细地讲述了一个女人悲惨的一生,第一幕名叫「我的第一次月经」。
Chandler 回来之后发现朋友们都玩得很开心,非常气愤,于是挖苦地说「你也想跟我讲讲你第一次来月经的事情吗?」。
更气愤的是,他发现女朋友 Monica 的肩带上有一个男明星的签名。Monica 想要转移话题,于是赶紧说「So, I had it when I was fourteen.」(我第一次来月经是 14 岁的时候……)
Chandler 的挖苦和 Monica 转移话题这两句话之间有一段间隔时间,所以 callback 的时候就有一定的喜剧效果。
那《爱情公寓》是怎么抄的这一段呢?
吕子乔在公寓举办了一场派对,邀请了很多帅哥美女,其他朋友也非要来凑热闹。但是他们忘记了通知曾小贤,结果曾小贤一个人去看了那场他们本来都要去看的非常无聊的舞台剧。
那个舞台剧是有关金融危机的互动情景剧,曾小贤被尴尬的互动设计折磨了一晚上。
曾小贤回来之后发现朋友们都玩得很开心,非常气愤。
更气愤的是,他发现自己喜欢的女人胡一菲的肩带上有一个男人的签名。胡一菲想要掩饰,于是赶紧说「这我 14 岁的时候就有了」。
发现了吗?这个抄袭的编剧把「I had it when I was fourteen.」理解成了「这个签名在我 14 岁的时候就有了」。
编剧之所以会犯这个错误,是因为他没能跟上原片编剧的脑回路,他想不到这里的「it」居然会指代之前的场景里出现的东西。然而,callback 是喜剧常见的做法,把观众已经知道的笑点以另一种方式再次呈现在观众面前,就会制造新的喜剧效果,至少在欧美文化里是这样。
翻译为何吃力不讨好?
翻译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文的意思和效果,然而做译者的最大难点是如何面对吃力不讨好的事实。
除非对翻译这份工作有些许的了解,大部分人不会觉得好的翻译是值得褒奖的,但坏的翻译非常明显,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体验——坏的翻译更容易招致坏的评价,而好的翻译很少得到赞扬。
坏的翻译容易被骂,原因在于错译和烂译非常明显,而且影响体验。尤其是喜剧,翻译其实很难做,很容易把笑点译错,而且大部分的双关笑话几乎没办法翻译,只能改成别的、类似的中文笑话。但即使是花了这么多工夫,最终的译文也总是不能让人满意。
好的翻译不常被褒奖,原因在于人们认为好的翻译是理所当然的。好的翻译就跟中国人说的中文没什么两样,也没有能造成理解偏差的明显错误,自然就不容易被察觉。就像现代人常说的「浪漫」「牛轧糖」「俱乐部」,有多少人会意识到这些都是译名呢?一本翻译得好的书,读完也不一定能意识到作者是外国人,更不会想起来应该看一看写在作者后面的译者是谁。
我的态度
我在最开头花笔墨骂了一些令人气愤的翻译,又在之后阐述了做翻译有多么不容易。这么看的话,我的言行似乎有些不一致。
但我的感受是真实的,我的确会因为质量不佳的翻译而感到生气。我也不是个例,有许多社区都会因为作品的翻译质量不佳而删除译者幸幸苦苦翻译的译文。因为事实就是如此,坏的翻译很有可能会毁了好作品。
翻译就是这样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翻译很有趣,但把译文拿出来给别人看是痛苦的。发布一篇烂作会被质疑写作能力,发布一篇不佳的译作,不仅会被质疑翻译能力,还会被指责「毁了一篇好作品」。
我的态度是,当然不能因为做一件事情很难,就允许不把事情做好的行为。我当然理解译者的苦衷,但我不能容忍翻译的错误,这并不矛盾。
我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译者都有良好的素养和态度,对明显偷懒和不负责任的翻译,当然要坚决反对,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我也意识到,再好的译者也无法把翻译做到完美,比起对质量尚可的翻译吹毛求疵,不如直接去读原文。
☕️ TL;DR
- 在译文里加上原文没有的东西造成了意思传达的偏差,是不能容忍的;如果这种错误的改动是为了「呈现效果」而非纯粹的技艺不精,做出这种行为的译者是偷懒、不负责任且不尊重原作的。
- 坏的翻译让人觉得好气又好笑,容易招致负面评价;好的翻译让人觉得理所应当,甚至察觉不到翻译过程的存在,极少受到褒奖
- 翻译很难,甚至吃力不讨好,应该被理解,但这不代表坏的翻译应该被容忍
- 再好的译者也无法把翻译做到完美,如果想要毫无偏差的呈现,比起对质量尚可的翻译吹毛求疵,不如直接去读原文
我并没有说自己这个业余的译者能比得过专业的译者,我只是在以自己的经历引出翻译工作的不容易,也是在解释自己为什么可以讨论翻译的困难。 ↩︎
如果评论未加载,请尝试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