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阅读 稻草人周刊 的第 2 期,我会在这里分享最近的有意思的事情、思考、阅读和体会,总之是一些篇幅较短还不足以成文,但的确让自己有所收获的内容。

每期稻草人周刊大概会分为三个内容:

  • 🏃 - 最近在做的一些事情
  • 🤔 - 最近读的书,和一些零碎的想法
  • 📒 - 有意思的文章、播客、视频的摘录

🏃

做了一次「App 断舍离」,把手机主屏幕的页面数量从 4 页缩减到了 2 页,同时换掉了部分功能较为复杂的 App,还用 iOS 的快捷指令和新版的控制中心优化了使用体验。

下载 (1) (1).jpg

第一张是负一屏,只能放小组件,主要用途是快速访问一些快捷指令,屏幕时间、电量显示之类的是凑数的,用处比较有限。关于用快捷指令优化工作流、代替部分 App 的实践,或许可以写一篇文章讲讲。顺带狡辩一下,屏幕时间接近八小时是因为 Apple 的屏幕时间统计是跨设备的,所以把我用在 iPad 上的屏幕时间也算上去了;微信使用时间超过两小时是因为工作需要,我的手机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都放在一个地方开着微信直播

第一屏是生活相关的,健康、理财、记录、娱乐之类的应用都放在这里。第二部分是工作、学习、计划相关的,笔记软件、RSS 阅读器、时间管理应用、习惯打卡应用都放在这里。虽然我写过一篇《番茄钟并不好用》,但是这里明晃晃地出现了一个番茄钟 App,让我再狡辩一下,我使用得更多的其实是这个 App 的「正计时」功能,用它只是因为我觉得小番茄很可爱 wwwww

为了方便访问,同时也因为数量实在太多、太占位置,我把即时通信 App、邮件、消息等 App 都放在了 Dock 栏的一个分组里。

其实这次「断舍离」还可以更极端一些,因为我几乎不会在手机上使用 Notion 和 Obsidian 这两个应用(实际上,我在电脑上使用 Notion 的频率也减少了,Obsidian 也只是用来写作),完全可以删掉。不过,我决定慢慢来。

另外,我发现安装某些 App 会有种「身份感」。比如,我数次在别人的屏幕上无意间瞥见 Obsidian 这个应用,我会在心里暗自赞赏,有种「我认可你的工具选择」的感觉。我迟迟不肯删掉不常用的 Notion 和 Obsidian,大概也受到这种「身份感」的影响。

我好奇你的主屏幕是怎样设计的?以及你有没有什么因为不理智的原因,迟迟不肯删掉的 App?

🤔

怎样的内容才好笑?

《辛普森一家》里的 Homer 有一个著名的网络迷因—— It’s funny ‘cause it’s true.(好笑是因为这是真的)。我已经不记得我在哪些地方、什么时候听过这句话,我只记得我一开始并没有理解笑点在哪,以及为什么这句台词这么火。

YouTube 上有一条 13 年前的评论:That line has stuck with me ever since I heard it about 15 years ago :) (这句台词从我 15 年前听过之后就一直印在我脑子里了)。这句比我都还要大 9 岁的台词,竟然也在我的脑子里印了那么久。

现在想来,我才意识到这句台词以非常 meta 的形式揭示了一个简单的原理:真实的就是好笑的。这句台词之所以成为网络迷因被传播,也是因为它是真的,所以它好笑。

一天夜跑听博客时,也听到一位脱口秀演员分享,喜剧的原理之一是「简单真相」。过节时,小孩子在饭桌上童言无忌地说出一些真话,会让桌上的成年人觉得好笑,也是因为这个原理。

人成年之后,更准确地说,经过一定时间的社会规训之后,下意识地认为有的话是不能说出口的,于是当他们听到那些平常不会说的话时,就会觉得意想不到,但细细思索后,发现这句意想不到的话确实是真的,自己能感同身受,便忍不住笑出了声。

当然,这大概也是脱口秀演员容易惹到某些人的原因吧……

一劳永逸的方法

发现自己作为计算机学生,因为忙东忙西,写代码的时间居然变少了,于是开始鼓励自己每天做一两道算法题。就算是很简单的题,至少也可以练练手,找找写代码的感觉。

一天,做了一道非常简单的、入门级别的题目,实现偏移量为 13 的凯撒密码。这是我用 JavaScript 写的答案:

function rot13(message) {
  let result = '';
  
  for (let char of message) {
    if (!char.match(/[a-z]/i)) {
      result += char;
      continue;
    }
    
    let isLowerCase = char === char.toLowerCase();
    
    let baseCharCode = isLowerCase ? 'a'.charCodeAt() : 'A'.charCodeAt();
    let rotatedCharCode = ((char.charCodeAt() - baseCharCode + 13) % 26) + baseCharCode;
    
    result += String.fromCharCode(rotatedCharCode);
  }
  
  return result;
}

一开始,我认为这段代码的逻辑非常清晰了,甚至还用到了模运算防止越界,暗自骄傲了一下(不过实际上没什么好骄傲的哈哈哈)。

直到我看到了这样的答案:

function rot13(message) {
  var a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var b = "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
  return message.replace(/[a-z]/gi, c => b[a.indexOf(c)])
}

确实是自愧不如。因为 13 的偏移量是固定的,所以提前准备一段固定的对照字符串完全是可行,且效率更高的做法,完全没必要对每个字符都进行一次运算。

既然每次计算的步骤是确定的,需要做的计算类型又是有限的,那完全可以把所有类型的计算提前做好以节省资源,就像常用的公式可以提前记住,而不用每次都费时费力推导一遍一样。

将这个道理迁移到其他语境中,很多事情其实是一劳永逸的,只不过一开始只发现了更复杂、需要反复做的方法而已。比如,对于工作中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每周手动收集数据、做计算、整理分析和写报告,是最直观但麻烦的方法;一劳永逸的方法是,使用 Excel 函数自动计算,更好的方法是,建立自动化的数据收集系统,同时自动计算,然后再丢给 AI 或者其他专门的程序进行分析。

正好,《Atomic Habits》(原子习惯)里也提到了类似的“一劳永逸的方法”。我们的一整天的行为,是由数个「决定性时刻」导致的——点外卖还是自己做饭、吃炸鸡还是家常菜、出去跑步还是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些决定都是一念间发生的——做事情不难,做决定很难。要养成好习惯,就要让这些「决定性时刻」发生时,自己更容易做出好的选择,更难做出坏的选择。

比如,把电视从卧室搬出去,然后在床头放一本书,睡觉的时候就更难爬起来看电视,你也更容易在睡前读一读书——你当然知道看书比看电视好,但现在,你不需要耗费资源思考(计算)你应该怎么做,好的选择已经摆在你面前了。

人类喜欢故事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人类喜欢故事或许实际上是喜欢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对于石器时代的人类来说,了解更多的信息(比如哪片森林里有熊、哪里能找到更多的食物、哪个异性还没有伴侣等等)是有利于自己生存和繁衍的。对信息敏感的人类生存几率更高,所以他们的基因留存了下来。

我发现《Atomic Habits》的作者在每一小节的开头都会写一个小故事,有的是科学研究,有的是名人的轶闻,也有的只是发生在作者自己身边的小故事。很多时候,这些故事和章节内容的关联并没有很大,甚至有一两个故事像是在强行和自己的理论扯上关联。

我的第一反应是有些讨厌:如果想不出故事就不要写吧,为什么要用不相干的充数呢?然后又觉得佩服,作者居然能给每个小节都写一个小故事,他的积累一定是很多的。

最后,我想,这本书能成为畅销书,或许原因之一就是这些故事。

  1. 无论是什么故事,都让人感到新奇有趣,想要读下去。
  2. 之后进一步解释自己的理论时,可以用故事作为例子,读者把故事与较为枯燥的理论内容联系起来时,就更容易理解了。

所以,写文章时不妨也尝试这种开头,一个小故事、新奇的理论,应该要比直接就事论事的开头要有意思一些。

论「掌控感」

心理学上的老虎机效应,在揭示赌博为何令人上瘾的同时,还阐述了「随机性」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比起会导致确定结果的行为,人更偏好能产生更多随机结果的行为。

但我认为,如果人一开始不主动拉下拉杆,老虎机效应就不会成立。也就是说,随机性影响人类行为的前提是「掌控感」,没有主体的参与,人就只是在观察一些随机发生的事件而已,似乎就没那么有吸引力了。

我的第一个游戏原型有非常强的随机性,我和朋友玩起来的时候都还挺过瘾的。关键在于,游戏提供了选择,你可以选择掷骰子,也可以选择抽牌,然后还可以选择是否出牌——尽管在这个游戏里,策略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但「选择 + 随机」的机制让人玩起来很爽。

除了带有随机性的老虎机,人还会做很多事情来获取「掌控感」。

我有段时间非常焦虑,在那个时候,我渐渐发现自己经常改变书桌上物品的布局。在现在,当然忙完所有的事情,有时间休息时,我也喜欢一边播放自己熟悉的电视剧《老友记》,一边收拾自己的东西,把东西摆好放好,时不时把某件物品放在「更合适的位置」。

把收拾当作缓解焦虑和休息的手段,或许就是一种对「掌控感」的追求。

这种掌控感除了对周边的环境,还可以作用于人身上。性欲旺盛的人可能不注重整洁和个人卫生,可能是因为他/她在别处满足了对掌控感的需求;有的全职母亲习惯对家人指指点点,可能是因为生活中其他的事情不如意……

总之,人大概是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掌控感」来源的。

无穷尽的人类俯视之塔

几日前在路上无意间听到两个男生的对话,其中一个男生提到有人跟自己说”背单词没用,你要学地道的英语”。他表示不屑,不过并没有给出合乎逻辑的质疑,只是用“我要是能说地道的英语,那我还…… 我还……”这样不仅没有道理,甚至还只有半句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态度。

然后就是三十秒钟尴尬的沉默——另一个男生显然也对于这突如其来的评论感到不知所措。为了缓解因为自己不会说话而导致的尴尬,一开始讲话的这个男生又补上了一句让我现在写出来都还觉得好笑的话:“那…… 那种人就是蠢猪。”

顺带一提,他们都是大学生,至少也是大一了。

我作为旁观者,听完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我气他的粗鲁,笑他的愚蠢而不自知(还笑他骂人的方式竟然这么像小孩子)。我不清楚那个男生提到的那个向他讲解外语学习方法的人,英语究竟如何,但我敢说,他的语言能力一定不如那个人。

我不禁感叹,有的人能愚蠢到这种程度,以至于他们会反过来认为那些比他拥有更高智识的人是愚蠢的。

有趣的是,在这件事情发生不久之后,我经历了一次情绪崩溃,被各种事务缠身的我终于顶不住压力了。我当时尝试应用「认知解离法」,把让自己焦虑的事情写下来,以便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然而并没有什么用处。于是我把这些东西发在了朋友圈(大概算是在求助吧)。

有一位年龄比我大很多的朋友看到了我的朋友圈内容,竟然留言说“我读完居然觉得有些好笑”。

虽然当时的我觉得有些被冒犯到,但是事后我又回看了那条朋友圈,以及那些当时让我焦虑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其实都没那么重要,只是自己陷入到情绪里,又缺少应对的经验,所以各种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能让我感到压力。

我想,她在看我的文字时,大概也有些许的,和我听那两个男生的对话时感受到的,不完全相同但又极其相似的感受

换句话说,在某个层面上,她在俯视我,我在俯视那个男生,那个男生自以为在俯视那个说教的人……

最近读的《How to Deal With Idiots》里提到,每个人都是蠢货,任何时候都可能存在这样一个人,在他眼里,你认为合理的行为和思想看起来是那样的愚蠢,让人觉得好笑。

这样一条「俯视」的链路并不是客观的,它也不是实际上的一个「塔」的结构。在不同的人眼里,他是不一样的——说不定在另一个人眼里,追求所谓「地道」的语言学习才是吃力不讨好,唯有「背单词」才是正道,因此这个人正和那个男生一起站在天上指着我的鼻子哈哈大笑。

(顺便,请允许我稍微显摆一下,我从初中开始学英语起就没刻意背过单词,到了大学之后,我在大一就通过了四级和六级考试,两次都是裸考,四级 615,六级 590)

📒

如何利用 AI 更好地学外语 - 少数派

多邻国,一言难尽啊……朋友用多邻国学日语,每天打卡,都一年多了,去日本还是啥也看不明白,片假名几乎都认不得。感觉多邻国偏重游戏化,扎实的复习、练习做得并不好。

有一次我看他手速如飞地在回答一道连线题,惊叹不已。他说:我根本不知道日语说的是啥,我只是字形看得太熟了,闭着眼连线而已。

你可以阅读《别再烦我了,绿色猫头鹰》,看看我对多邻国的看法

不严谨讨论:拿到多少钱,学历才算没贬值 - 少数派

我不认同我爹的很多看法,觉得他就是短视频刷多了。我阴暗得以为,喜欢刷短视频的人非常容易极端化自己的观点,要么觉得情况非常好,喊出比如“遥遥领先”的口号,要么就觉得情况非常差,可能明天战争就开始了,该去超市抢购盐和厕纸了。

当裁决的科学依据被认为是错误的

法律对一锤定音的需求与科学不断发展的本质之间的冲突正在制造严重的司法问题。

生还是不生?新时代下的女性生育选择 | 谷雨

生下孩子,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照顾丈夫的感受。如果不生,可能对两人关系造成重大打击。

蒋莱分娩那天,因为顺产造成了阴道撕裂,需要缝针。那时,她痛得整个人都麻木了。医生安慰她:“我给你缝得好看一点。”这让蒋莱感到荒谬:给谁看?我自己也看不到。产妇还在痛苦当中,而丈夫的需求已经被提早考虑到。刚出生的儿子此时也穿上了新衣服,干干净净,格外好看。蒋莱有些失落,觉得没有人真正关心产妇的感受。

职场妈妈的辛苦,都被视为“娇气,叫苦叫累”。她经常被单位里的前辈敲打,也没有获得该有的提拔。后来,蒋莱离职,接替上来的是一位男性,可能领导觉得“还是男人好用”。

“婚姻犹如黑社会。”作家亦舒的这个比喻,常常被蒋莱用来描述生育后的感受:“没有加入的人总不知其可怕,一旦加入又不敢道出它可怕之处,故此内幕永不为外人所知。”

2019 年,一位女性在社交网络上发帖,说自己怀孕时得了荨麻疹。她建议应该在女性怀孕前把所有可能面对的问题都告诉育龄女性。并且怀疑,老一辈的女性为了获得后代,刻意隐瞒了生育的真相,“骗”下一代女性生育。

自行车棚效应:我们为什么在小事上纠结,却对大事视而不见?

……「帕金森琐事定律」或「自行车棚效应」。其要点是:话题越简单,发表意见的人越多,讨论也越深入。而对超出我们能力范围的事,例如核电站,甚至不会尝试表达意见。总结一句:人们更愿花时间在简单的小事上,而在重大复杂的问题前草草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