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从互联网的碎片化议论(以及争论)中抽离出来,不再作为参与者,只是作为观察者之后,我能发现很多的「一般网民」都有一种无知的认知——他们相信常规意义上的科学,信仰唯物主义,只是因为他们觉得科学的反面很可笑。
信仰没有成本
声称自己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声称自己「很懂数理化」并嘲讽其他人「不会数理化,生活处处是魔法」,不能理性看待玄学、神学(甚至是哲学),谈及与科学看似相反的话题时只是嗤之以鼻,被问及原因时只说「自己相信科学」而说不出个名堂来的人,不在少数。
这样的信仰,和几个世纪前支配大众的、对神的信仰没有任何区别。
虚无主义指出,人们在快速的社会发展和科学理论的发展中,丢失了对「神」的信仰,而新的信仰还没有来得及建立。
我不能做出专业的论述,但我相信人们早就找到新的信仰了——世俗意义上的科学和唯物主义。
人们不需要唯物主义的内容是什么,也不需要了解深奥的科学原理,学习知识是有成本的,但相信这些东西不用。你可以不懂为什么 1+1=2,但你可以相信这是真的。
就像有神论者不需要了解神为何物,他们只需要从一个代理人的口中听取神的旨意,他们只需要相信。
我无意否认科学,我只想向你指出「信仰很廉价」。信仰科学的人和信仰上帝的人,在思想深度上没什么区别,只是思想的内容不同而已。本质上,现代的科学家和学校里的教师都是牧师和传教士,他们说什么,大众就相信什么,最多有派别上的区别,就像宗教信仰的区别,基督教内部也有分化一样。
就像现代科学已经取代了宗教信仰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就像过去的人相信地心说,而现在五六岁的小孩都知道连太阳都不是宇宙的中心,谁又能保证,现代科学像人们提供的认识世界的方式,在几百年后仍然被认为是正确的呢?
如果只相信不思考,几百年后,自己就只是被新一代科学家和新的信徒嘲讽的无知者。
科学、哲学与神学
很多人喜欢在相关的话题里重复这样一句话:科学的尽头是神学。但我不认可,我认为说这句话的人既不懂什么是科学,也不懂什么是神学。
如果你正准备指着我鼻子笑我:呵,这话是爱因斯坦说的,你觉得你比爱因斯坦懂科学?笑死,爱因斯坦没说过这句话,学着点怎么查资料和溯源吧。
必须认识到,科学只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哲学这个名字听起来高大上,但哲学说到底只是「认识世界的系统方法」。哲学希望通过系统的方法认识世界的整体规律,科学则着眼于具体的领域,往往是自然规律。
而神学,是更小的领域,研究神明和宗教信仰,通常是有着某种宗教信仰的人对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神明、人与神的关系的研究。
那么,认为「科学的尽头是神学」,不就是在说「人们会在研究自然规律的路上,慢慢走上研究神明的路」,不就是在说「原来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在研究科学的路上,必然会皈依某一宗教」?
无处不在的科学实在论
科学实在论的定义如下:
- 最好的科学理论至少是部分真实的
- 最好的理论不会使用没有指称的中心术语
- 理论的近似真实性足以解释其预测成功
- 科学理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接近对物理世界的真正描述
简单来说,科学实在论者认为,科学描述的现实就是最真实的现实,至少是对现实的成功预测。
第二条实际上描述了科学实在论对于非科学领域的鄙夷(甚至是数学)。「没有指称的中心术语」可以是哲学里的「本体」,数学里的「无穷」,宗教里的「神明」和「天堂」,心理学里的「本我」,经济学里的「理性人」1,语言学里的「原始印欧语」2。
尽管大部分人在思想上都不能触及支持科学实在论的哲学家的高度,但科学实在论的内容的确描述了很多人对于科学的信仰。
诚然,人类社会需要能够描述现实的实际理论,在很多地方都不得不参考这样的理论,例如司法判决。可科学实在论最大的问题在于,人类总是在推翻先前的理论,当代的科学家之间也有各种争议,各种理论所使用的现实模型并不兼容。如果你相信科学,你要相信哪个?我相信大部分人相信的只是通俗意义上的科学,由一个权威、代理人、牧师般角色向人们讲述的有关科学的故事。
如果你还是感受不到问题,那我们来看看新闻吧。去年十月,一位叫做 Robert Roberson 的罪犯被延迟处决。她在 2003 年被指控有罪,死刑原定于 2024 年 10 月执行,判决的依据是「摇晃婴儿综合征」及相关理论在当时被认为是正确的,而这一理论在 2010 年后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人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推迟了她的处刑。
用于司法判决的科学依据,能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被证伪,法律对一锤定音的需求与科学不断发展的本质之间的冲突正在制造严重的司法问题3。
既然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理论会「接近真理」,那这个时间的总长是什么样的?假设人类的发展是无穷的,当下人类科学发展的总时长不过是一个常数,这么说的话,人类至今的所有认识在真正的现实面前,不都是可笑的错误吗?
无知信徒的盲目攻击
很喜欢听的一档播客节目曾经聊过「玄学」这个话题,请了两个不同领域的理科博士(主播自己也是理科博士)分享自己对玄学的见解。其中一位清华的博士生热衷紫微斗数等占卜方法,她认为占卜其实是一种「经验科学」。
另一位不认可玄学及相关理论方法的嘉宾,也能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说明原因。比如,就「星座究竟会不会影响性格」这个话题,前一位认为「只看太阳星座当然是不准的」,后一位则认为「单个因素在基数足够大的情况下也应该能看出关联,现有的科学研究足以证伪星座决定性格的说法」。
不相信玄学的那位嘉宾,也承认,如果真的有科学手段证明占卜等方法能预测未来,他会感到惊讶和新奇。
现在,让我们想象一位自以为看透了人间真理的中老年大叔,他也不信玄学,在听到有人讨论算命和占卜时,他会嗤之以鼻,发出不屑的声音,简直想要把自己的嘲讽态度喷在那些自以为是、不务正业的小屁孩的脸上——小东西没在学校好好听课吗,这些骗人的东西居然也信。
这位大叔真的有很深的科学造诣吗?不见得,他和那些古板的宗教教徒没什么区别,他只是信仰了别的东西而已。许多人的思想和这位大叔的思想也没什么区别。
不带思考、不给出缘由的攻击很常见。我见过有人说出「同性恋」这三个字就指望身边人和他一起感到愤怒,当有人回应「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啊」的时候,他却扭扭捏捏说不出话来,感觉他的信仰体系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了。
我写这篇文章的很大原因是愤怒——许多人以为自己上过学,就可以自称唯物主义者,用自己并不了解的科学作为武器去攻击其他人了。实际上,这些人只是信徒,拿着自己并不了解的教义去攻击他眼里的异教徒而已。
会思考的芦苇
L’homme n’est qu’un roseau, le plus faible de la nature ; mais c’est un roseau pensant. 人不过是一根芦苇,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帕斯卡的这句话既是对人类智慧的赞扬,也在提醒人们自身的渺小。
就像蚂蚁不能理解经济学原理,世界上一定也有更复杂的知识是人类的小小大脑无法处理的。人类思维的局限性,甚至让人类没法想象更高形式的认知是什么样的,就像人类可以轻易看懂一维、二维、三维的画面,但更高维度的存在会显得十分抽象。
我不是说人类都是蠢货,我没有否认人类智慧的价值,我只是说,人类若想要获得真正的智慧,第一步就是认识自己的无知。
我的经验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无知的人往往是真正的无知者;凡事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懂,觉得自己都能发表意见,往往是才学浅薄的人。在面对自己感兴趣但不熟悉的话题时,拥有真正智慧的人会认真聆听,或者谦卑地询问:我不懂这个,你能解释一下吗?
我曾经试图向我的父亲解释「父权制」这个社会学概念,可他听到「父权」两个字就开始摇头否认,说自己绝对不是「独裁者」。很多时候,人们以「形象」「印象」「画面感」思考,而不关心背后的原理。
我不是说所有人都应该成为科学家,但我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对科学的信仰只是信仰,和宗教教徒没有区别。你可以说自己是虔诚的,但这不是你去攻击你不能理解的东西的理由。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可以考虑赞助作者
如果评论未加载,请尝试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