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泼冷水 ADHD

我承认我胡乱地挪用了专有名词,这篇文章不讨论医学中的 ADHD(俗称「多动症」),我只是想要使用可以被称作「临床腔」的文字风格,同时我也真的觉得,这篇文章要讨论的现象,与多动症在某种程度上很相似。

你正在阅读《人类恶疾》系列文章,欢迎回来。

什么是「泼冷水」

既强调「冷」,就说明在「泼冷水」这个词出现的语境下,其作用的对象在某个层面是「热」的,可以是「热情」「激情」或者只是简单的、某种正向的情绪感受。所谓的「泼冷水」,就是用言辞和行为浇灭某人的热情,甚至让对方因为先前产生的情绪感到难堪。

应该没有人喜欢泼冷水的人,但泼冷水的施暴者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在泼冷水。更坏,泼冷水的施暴者同时也有可能是受害者,即有的人会往自己身上泼冷水。

这篇文章比起对他人的观察,更多地,是我的自述。在某些场合下,我总是按捺不住地想要停止弥漫在空气中的热情(尽管大多数时候只是在心里咒骂);我对自己更是残忍,我从不骄傲,因为我觉得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高兴很可笑,甚者,我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某一部分也在批评我「把那些微不足道的东西称作成就」的可笑行为。

热情、激情,或者是任何形式的精神,在我的感性认知里,都成了一种符号。看到那样的字眼,或者感受到它们的气息,我就会感到不适——我觉得我必须做点什么来阻止这把火继续烧下去!这样的偏执、这样的躁动不安,完全符合我对「多动症」的印象。

在我的内心独白中,这样的句子总是突然出现,我已习以为常:

  • 你谁啊?
  • 真以为自己行了?
  • 怎么会有人这么天真?
  • 谁给你的自信?
  • 你觉得自己很牛吗?

这样的词句我很少说给人听,但我经常在心里暗自批评,更多地,我会用这样的话语对内攻击。这也是为什么 Lady Gaga 的《Abracadabra》和 Steven Pressfields 的《一生之敌》那样触动我,因为它们描述的魔鬼般的内在阻力,真真实实地存在于我的身体里。

他凭什么赢得掌声?

对「泼冷水」行为的一种解释是,个体接受不了对方比自己优秀,所以,当有人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秀并获得掌声时,个体想要消除对方的兴奋和其他人的赞美,以此来换取内心的平衡。就算不直接攻击,也可以在心里暗自嘲讽(或者建小群)来达到近似的目的。

比起单纯的「接受不了别人的优秀」,更准确的说法是「接受不了别人受到的认可」。举例来说,若 A 完成了某项工作,他并没有得到褒奖,之后 B 也完成了相似的工作,但是 B 的到了表扬和赞美。在这样的情境下,A 可能会感到不舒服。

这可能是人之常情,那么,请允许我描述另一种我常见的情况:A 完成了某项工作,他并没有得到褒奖,或者是获得了一些赞美;B 完成了相似的工作,但是做得比 A 差(更有可能是 A 自己认为他做得比 B 好),但是 B 得到了褒奖,或者得到了比 A 更多地赞美。在这样的情境下,A 感到不舒服。

这个例子的重点在于「A 自己认为他做得比 B 好」,让我们假设各种前提来分析这种想法:

  1. A 真的做得比 B 好,所以有这样的想法
  2. A 与 B 的工作难以准确地比较,所以在外人眼里,B 似乎做得更好,但 A 认为两人的成果其实差不多,或者自己的更好,所以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3. A 做得比 B 差,但是他讨厌 B,觉得 B 和自己比起来差远了,所以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其实,无论怎么看,A 的负面情绪都是自己「外归因」导致的(这里不考虑各种潜规则和人际关系)。

倘若 A 做得真的比 B 好,而他没有得到自己应有的赏识,那可能是因为 A 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想法,导致其他人没有看到自己做了什么;也有可能是,A 认为好的特质并不是自身所处环境所看重的,而 B 拥有的特质是其他人看重的,只是 A 并不觉得那些是好的。第二种情况,因为在客观上没法比较,所以 A 持有的也只是偏见;第三种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这其实都可以通过 A 自己来解决——想办法被看见,而不是埋怨别人为什么看不见自己;搞明白自己做的事情到底是给谁看的,而不是指责别人不赏识自己觉得好的东西;想清楚自己的工作难以量化、没有统一的标准,赞美其实意义不大;分清楚情绪产生的观点和事实,不要因为讨厌一个人而影响自己的心情。

类似于「他不就只是……,这很难吗?为什么给他这么多掌声?他怎么好意思觉得自己很厉害?」的声音常常出现在我的脑子里。我曾经就是这样一个心胸狭小的人。尽管能在理性上做到自洽,但我很难让自己在感性上体会到这是合理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小节中的「工作」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仅限于职场和学校等场所,你可以将工作理解为「某人认为有价值的事情」。比如,如果一个人要结婚了,高高兴兴地宣布了这件事情;在本文的讨论中,筹备婚礼就是一种工作,在其他人起哄时说一句「你们才谈不到一年怎么就结婚了?」,就是泼冷水。

被攻击的一直是自己

投射(Projection)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指人们常常将自己的不安等情绪代入到别人身上,下意识地否认自身的不良动机、欲望、行为,并将其怪罪于外界。

这一点在许多霸凌者身上很常见,一些人认为霸凌者欺负弱小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对自身能力的不安,因为不想被认为是弱小的,所以将「弱小」这一形象强加在别人身上,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强大。另一个例子是,如果一个人骂你「你这样以后只能孤独终老」,那很有可能说明他自己很害怕「孤独终老」。

简单来说,投射就是将自己的一部分属性设定在别人身上,并且会将自己投射的那部分自我误认为是别人而非自己,通常是为了达成某种自洽。

Sources: Psychological projection - Wikipedia

我认为「泼冷水」就是一种「投射」,因为自己很少得到认可和褒奖,也很少有机会享受热情和快乐,所以看到其他人能享受自己所不能得到的东西时,就会通过泼冷水这种可以被称作「霸凌」的行为将自己的不安投射在其他人身上。

但实际上,通过明里暗里泼冷水,个体正在一步一步地巩固一种信念——自己没有办法通过行动和创造得到认可。因为觉得自己不配,所以可能会向他人投射这种想法,转化成行为就是对别人泼冷水;也有可能对内攻击,也就是向自己泼冷水。

泼冷水的动力是一种「内阻力」,这种内阻力可能是「低配得感」,或者是某种认知上的束缚——认为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都不配因为自己并不高尚的行为的到认可——「高尚」和「值得赞美」的门槛被拉得很高,以至于几乎没有人应该享受胜利的热情,任何人为自己卑微行为值得赞美的人,都是可笑的。

实际上,这种想法反映出的真实想法是:我无论如何努力都得不到认可,那是因为我做的事情或者我这个人本身就没办法做好,我努力的动力只是避免受到批评,我完全不配因为自己的任何行为赢得赞美。

要谈背后的原因,或许要谈到原生家庭、童年环境和教育等等,脱离了本文要讨论的范围,在这里就略过了。

没有来头的勇气

做事需要很多准备,否则就觉得自己没法去做;做好准备完成了任务,也觉得自己只是运气好(冒名顶替综合征)。看到别人「自以为是」地去做了某件事情,在心里表示不屑;看到某人因为一件自己看来并不厉害的事情得到了认可,觉得很不是滋味。

爱泼冷水的人,缺乏一种没有来头的勇气,而这种勇气却让他们表露出厌恶

实际上,一个人并不是一定要成为精英才能够骄傲。对于大多数人,如果创造了价值,就值得褒奖;对于学生,如果取得了进步,就值得褒奖。

如果总是不能给予自己及时的正反馈,反而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大肆批评,想必是没有办法成功的吧?把事情做好的唯一动力只是害怕把事情搞砸,也会让自己变得保守,对新奇有趣的点子感到排斥,说出「真以为自己在创新啊?」这样的话。

我讨厌白羊座的气质,表现之一就是,我认为白羊座自以为是,把「懂了」和「厉害」的门槛放得太低。然而,事实可能是我自己把门槛放得太高了。或许我需要从自己的敌人(讨厌的人)身上汲取力量,我需要那些没有来头的勇气。

没有来头的勇气并不是自负和眼界狭隘(尽管很有可能会发展出那种特质),而是一种全然的自信。这是要花很长时间去培养(或者说治愈)的。

首先要做的是认知上的改变——为「高尚」和「值得赞美」设置一个合理的、不高不低的门槛,明确对什么样的人来说,什么样的行为是值得赞美和鼓励,而不应批评和质疑的。然后,也是最重要的,去体会和感受——到人群中去,尝试理解受到赞美的人,究竟有什么样的好的特质。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可以考虑赞助作者

如果评论未加载,请尝试刷新页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