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坚持每日写作的第 8 天。


几日前突然萌生了购买 Apple Watch 的想法,于是我开始给自己进行「反消费主义」洗脑——反复告诉自己“你不需要一个 Apple Watch,你不需要一个 Apple Watch,你不需要一个 Apple Watch”。

很显然,洗脑没有成功。

我需要一个 Apple Watch 吗?

跑步锻炼

我的确有跑步锻炼的习惯,并且每次跑步都会带着手机,使用 Keep 记录锻炼情况。使用 App 记录这一点导致了我时常会在跑步途中掏出手机。

很显然的是,在跑步开始和结束时我都需要拿出手机。有时候,我会中途切换为走路稍作休息,这个时候我会暂停 Keep 的记录。如果我跑完仍打算继续快走锻炼,我还会结束户外跑步的记录,然后开始新的户外行走记录。

拿起和放下手机操作的频率并不高,持续时间也不长,但汗液难免会沾在手机壳和屏幕上。为了尽可能地还原裸机手感,我使用的是半包裹的手机壳,也就是说 iPhone 的两侧还露出了它原本的钛合金外壳。如果不及时清理,手机的握持手感就会受到影响,屏幕和背壳会变得滑腻——我不太能接受。

除了洁癖的影响,还有一点在于,在有一定强度的锻炼中操作手机其实非常不方便。首先是解锁,手机的 Face ID 很多时候识别不了正在锻炼的我,最大的原因是很难避免晃动和找到正确的角度;所以很多时候我就干脆输密码解锁了,但这样的话就更加难受了。此外,操作时还要尽量减少接触,因为手上全是汗液。出于安全考虑,自己也不得不停下来,站在原地操作手机。

再者,单纯依靠手机记录锻炼情况并不能获得详细的数据。在跑步时实时监测心率和步频等数据,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调整跑步的状态——我有一次重新捡起跑步习惯时,以为自己非常轻松地跑完了三公里,结果结束锻炼时,自己却感到头晕目眩,走了好一阵子才缓过来——那一次的跑步就没有控制好强度。

需要在锻炼时在电子设备上进行操作,还需要检测更详细的数据,购买一个 Apple Watch 的确能解决这些需求。

日常生活

Apple 产品的价格大家都知道,如果只是健身的话,用不到四位数的钱购买其他品牌的运动手环,显然会更具性价比。

不过,Apple Watch 并非只是运动手表而已,Apple 优秀的软件生态使得用户能使用手表做更多的事情,例如在手表上接收 iPhone 的通知,抬腕与 Siri 对话设置提醒事项和日程,直接在表盘上看到最近的日程或提醒事项,快速回复 QQ 和微信的消息等等。

走路看手机应该是大部分人都了解其危害,却难以改正的习惯。使用 OffScreen 之后,借助它的「走路看手机」提醒,我正在尝试努力改掉这个习惯。但很多时候,我在走路时打开手机并不是为了娱乐。即使能忍住不查看消息,很多时候也不得不查看日程来确定自己的目的地。如果有了 Apple Watch,我只需要用几秒钟抬手然后放下就好。

或许 Apple Watch 能否帮助避免「走路看手机」带来的危害还有待考察,毕竟我只是把注意力从手机屏幕转移到了一块更小的屏幕而已。但掏手机并解锁这一个小小的动作,在 Apple Watch 上被简化为了「抬腕」,对便捷性的提升是巨大的。

此外,如果你像我一样经常在工作时把手机放在一边而不是揣在裤兜里,Apple Watch 的震动手感其实能做到更好的提醒。用 Apple Watch 设置闹钟也不错,叫醒的时候像是有人在轻拍自己的手腕,而且不会吵醒室友。


所以,我需要一个 Apple Watch 吗?似乎谈不上「需要」,其提供的功能也算不上物超所值,但如果真买了,肯定也不会吃灰,算不上浪费。

买什么样的 Apple Watch?

Apple Watch 的产品线主要有三条:数字系列、Ultra 系列和 SE 系列。顾名思义,数字系列就是常规的产品,Ultra 则是加强版,SE 就是低配版。

这几款的价格差距也不小。SE 在官网和京东上卖 1999,数字系列的价格是 2999,这些都是各自表盘最小、配置最低的产品售价;而 Ultra,居然可以卖到六千多(那我为什么不用来买一台 MacBook?)。

在 Bilibili 上观看了某个测评视频,博主声称入手二手 Series 7 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如果要求不严,可以用比 SE 官方售价更低的价格买到。

是的,有洁癖并且还担心保修问题的我并没有听取她的建议。

在进行一番对比之后,我得知 Apple Watch SE 的配置虽然垫底,但在功能上,也只是没有血氧检测,不支持心电图房颤提示,不支持双指互点快捷操作而已(虽然掐一下空气就能进行操作真的很酷……),这些完全不在我的需求范围内。至于屏幕尺寸和亮度,以及是否全贴合的问题,我更是不在乎,对于黑色背景的表盘来说这些差异并不明显。

所以,最后我以 1999 的价格购入了 Apple Watch SE。

还加钱买了 Apple Care+,真是自愿被割韭菜啊

Apple Watch 用起来怎么样?

没有特别惊艳,但的确达到了我的预期。

许多常用 App 都提供了对 WatchOS 的支持,对于 QQ 和微信的快速回消息功能,我还没有开始使用,或许开学之后会有需求。Keep 通过对心率检测来提醒我控制强度的功能非常实用,因为我总是在自己意识不到的情况下跑太快。

我还发现 OffScreen 很贴心地也给专注功能开发了 WatchOS 的版本,我不需要打开手机,在 Apple Watch 上轻点两下就能开始计时或者开始番茄钟,并且一个番茄结束和开始通过手腕上的震动提醒也更加明显。

以前我一直使用一个习惯打卡 App 记录自己每天喝水的情况。购入 Apple Watch 之后,使用 Waterllama(喝水羊驼)可以非常快捷地记录喝水量,并且 App 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推荐每日饮水量,然后智能提醒喝水。如果在意的话,这个 App 还可以记录和帮助控制自己每天的咖啡因摄入量。

最重要的是可以随时随地敲击电子木鱼积攒功德

我认为 Apple Watch 最好用的功能是模块风格的表盘,除了看时间之外,我可以设置其他的模块,既方便查看,也方便快速地打开某些功能。

我的设置如下:左上角是苹果健身的三圆环,分别监控活动目标、锻炼时长目标和站立目标,点击可以查看详情;中间的模块会显示最近的日程,由于我的课表也通过 WakeUp 课程表的功能导入到了 Apple Calendar,所以上学时,我一抬腕就能看到下一节课的安排;最下面一排是一些常用功能,从左至右分别是当日饮水量、Keep 户外跑步和 OffScreen 的专注计时。

在表盘界面向下转动表冠就可以看到小组件,这些组件也可以自定义,例如控制音乐和播客的播放,查看当日天气等等。按下侧边按钮还可以呼出控制界面,查看 Watch 是否连接 iPhone,调整静音和专注模式,打开课堂模式等等。

当然也有比较鸡肋的功能,比如 WatchOS 自带的「洗手」App。初看的时候觉得很惊艳,因为它可以根据水流声和手臂的摆动情况自动检测佩戴者是否正在洗手,然后开始一个 20 秒的倒计时,鼓励使用者搓洗 20 秒。但在实际使用中,经常会出现我已经洗完了,但 Apple Watch 才开始倒计时的情况。苹果大概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设置了一定的容错机制。我并不知道容错的原理是怎样的,只是观察到,有些时候,洗手的前几秒并不会弹出倒计时,搓洗了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倒计时突然从比 20 小的数字开始了。比如刚才,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就又去洗了一次手,正当我以为洗手倒计时不会出现时,结果表盘上显示了一个五秒钟的倒计时。总而言之,这个功能并不如想象中那样好用。

没有 Apple Watch 行不行?

不谈 Apple Watch,任何一款智能手表或者运动手环,对于拥有智能手机的成年人来说,其实都是不必要的。

身上不带任何东西就出门跑步不会有任何问题,掏出手机查看时间安排也只是多用了几秒钟;提醒喝水很赞,但自行养成多喝水的习惯会更赞;番茄钟不要也行,找到自己的节奏或许会更加高效。

但是,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通过这块戴在手上的小小屏幕实现了——当你用食指敲击屏幕上跳动的木鱼图片时,其带来的感觉,是用木棍敲打真正的木鱼无法比拟的。反过来也一样。

另一方面,就算有了如此方便的设备,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养成健康的习惯,如果任由自己做无法带来长期利益的事情,一块表根本改变不了什么。由 Apple Watch 创造的生活质量提升,无论是幻觉与否,其实都是人本身实现的。

我想,这类产品比起贩卖功能,更多地,是在贩卖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是在讲故事,总有听故事的人愿意买单。


头图来源:Fabian Albert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