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很好,于是我想要写一写太阳牌。
纯真与自由并非与生俱来
在一般的语境中,若要给日月星辰排个序,一般是太阳在前,月亮其次,星星排在最后,而塔罗牌中的顺序却是反过来的。我在谈月亮牌的那篇文章中,已经用愚人之旅理论对这一顺序做了些解释。在这篇文章中,我想要从另一个视角切入。
月亮牌代表夜晚,太阳牌放在月亮牌之后,并不是说先有了夜晚才有了白天,而是说,只有经历过夜晚的寒冷与恐惧之后,才能体会到日光的温暖与和谐。夜晚过后,太阳所象征的光明才显得格外重要。
月亮牌的课题是「如何面对最真实的自己」。在现代的许多神秘学语境下,太阳和月亮分别代表别人面前的自己和独处时的自己。月亮牌出现在太阳牌之前,可能是想要表达「只有完全地认识并接纳最真实的自己过后,才能真正自在地与他人相处」。
萨特的「他者地狱」,极有可能是自己一手造就的——因为对自己无知,却无法意识到这样的无知,才会觉得和他人相处是种痛苦。
——《当你失去身为人的全部智识》
在几乎所有的塔罗牌中,太阳牌的画面不仅是积极向上的,也是简单、质朴、纯真和清晰明了的,象征着一切事物,包括曾经被隐藏起来的事物,都被放在了阳光下——没有欺瞒和令人恐惧的未知,没有夜晚的辗转反侧和苦思冥想,被阳光照射的一切都那样美好。当然,阳光令人感到慰藉的原因在于,那样的恐惧、痛苦和欺瞒都曾经存在过。
如果在占卜中,太阳牌呈现逆位,可能代表盲目的乐观主义和自负,也就是太阳牌的另一个面向——当事人并没有经历过月亮牌所代表的真正的痛苦,此时的热情、快乐和幸福尽管真实,但尚不成熟。
令人舒适的阳光
给朋友占卜时,有两次太阳牌的出现让我印象深刻。一次是和一位初识塔罗的朋友,他一直问我牌上的各种图像和符号是什么意思,问到太阳牌时,他注意到了普及韦特塔罗牌上,骑马的婴儿身后的墙——我这才意识到自己一直忽略了那面墙。
另一次是一个朋友向我寻求职业发展建议,也抽到了太阳牌,当时从我的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句子就是「在你的舒适区里狂奔」,这也是这篇文章标题的来源。
在我自己的理解中,那面墙可能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代表当事人冲出了困境,离开了墙后的境地;另一层含义是当事人并没有意识到真实的危险实际上被墙隔绝了,只是在舒适区里肆意骑马奔跑而已。无论如何,在太阳牌中,当事人所处的境地里是安全且舒适的,墙只是暗示了边界的存在。
有边界的、安全且舒适的区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舒适区」这个概念。在当今各种畅销的自助类书籍中,舒适区已然成为一个被诟病的概念。当人们谈到舒适区,总是会说「要走出舒适区」这样的话,仿佛一定要把自己置身于痛苦当中才行。太阳牌所想要传达的思想,兴许是相反的——人当然可以在舒适区内大有作为。
在普及韦特塔罗牌中,太阳牌的牌面上画有一个骑马的婴儿,婴儿不用马鞍也可以骑马行动,而且看起来非常自信,的确拥有无需鞍具驾驭马匹的能力。当一个人的能力达到某种程度,就算是他的舒适区,也已经覆盖了很广的范围,在这样大的世界里尽情狂奔,就已经超过了很多人了。这么看来,我的那位朋友其实已经能靠先前积累起来的经验和实力,自如地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业当中。
没有稚气的婴儿
除了普及韦特塔罗牌中骑马的婴儿,其他塔罗牌在诠释太阳这张牌时,也选用了像小孩子一样的形象。
在《吸引力法则》塔罗中,太阳牌上的是两只跃出水面的海豚。海豚的声音和嬉戏的姿态,经常让人联想到天真的小孩子。我记得之前买过一副叫做《命运脉络》的神谕卡,其中有一张叫 Play 的卡牌,上面画的也是两只海豚。这种精灵一般的生物,不仅有着小孩子的快乐,也有着惊人的智力——享乐与智慧并不冲突。
在《天使感召》塔罗中,太阳牌上画着四只智天使(Cherub),也叫做基路伯1。在《圣经》的不同章节中,智天使的形象有些差异;在意大利著名画家乔瓦尼·巴蒂斯塔·提埃坡罗2的作品中,时画有有着孩子的脸却没有身体的天使,在中世纪后,这些形象被指为基路伯天童。《天使感召》塔罗中的智天使,取的是类似于乔瓦尼画作的孩童形象(只不过有身体)。3
距离最终的「世界」仅有一牌之隔的「太阳」,竟然展现出了几分与 0 号牌「愚人」的相似之处,有着宛如刚出生的孩童那样的生命力、对快乐的天然追求、难以撼动的自信和乐观主义。与「愚人」不同的是,「太阳」在完成了前十八张牌的课题之后,不再是一张白纸,他的潜力变成了即将发生的可能性。
幼稚的不是顺从天性,而是无知却鲁莽,在太阳牌的阶段中,当事人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智识,如今需要学会倾听自然的召唤、身体的声音、原始的欲望,并跟随他们行动。这些都是在上一张「月亮牌」中所认识到的,当事人需要像不守规矩的小孩子一样,在已经被拓展开来的舒适圈中,向着自己的目标狂奔。
太阳底下没有新事物
nihil sub sole novum
拉丁谚语「nihil sub sole novum」的意思是「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这句话出自拉丁语 Vulgate 版本的《圣经》,传道书 1:9,这一节的标题叫做「凡事都是虚空」。
展开:和合本中,这一节的前后文
人的一切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
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
风往南刮,又往北转,不往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
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
万事令人厌烦,人不能说尽。
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
已行的事,后必再行;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
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
这里的观点与后世的虚无主义(Nihilism)有相似之处。后来,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提到了类似的「永恒轮回」的观点。
展开:《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相关片段
简言而止,「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表达了「历史的循环往复」与「一切都是虚无和无常的」两种观点。在时间的长河中,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显得渺小和无意义,而人类以为自己发现的新事物,实际上已经在漫长的过去中被发现了无数次了。
这个颇具宗教和哲学意味的谚语,与塔罗牌中的「太阳」究竟有什么关联呢?
前文提到了愚人牌和太阳牌的相似之处,我们可以说,这种天性的回归,就是一种「循环往复」。愚人固然在前十八张牌的旅途中学到了不少、发现了很多新事物,但太阳牌提醒他,这一切其实并不新颖,也不复杂。
关于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感受简单与纯粹
加缪在《置身于苦难与阳光之间》中写道:一切都是简单的,是人自己使事物变复杂了。当人类建立起理论大厦,以理性、复杂、精确的视角认识和描述世界时,就容易让人觉得世界是复杂的。这并不是批评科学和哲学研究,只是指出还有更原始、更简单的视角。
我认为太阳牌也在强调感受的重要性——与其争论油漆到底有没有干,不如伸手去摸一摸。前文提到太阳牌要求当事人倾听自然的召唤、身体的声音和原始的欲望,也是因为这些东西是更简单、更纯粹的,位于感性层面的认知。
当你停止争论、过度思考、喋喋不休,焦虑、抑郁、冲突就不复存在,纯粹的感受能让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变得简单。
关于「感受胜过理解」的话题,也可以阅读本博客的其他文章:
二、重复的意义
法国作家 André Gide 有一句名言:
Everything that needs to be said has already been said. But since no one was listening, everything must be said again.4
所有需要被讲述的事情都已经被讲述过了,但因为没有人听到,所以所有事情都需要被再次讲述。
这句话的前半段,与 Nihil sub sole novum 所表达的哲学观点非常类似,而后半段则做出了延伸和拓展,指出「循环往复」的必要性——为了得到真正的启示、学到真正的知识、达成真正的理解,必须让「这是新的!」的感受与好奇心指引人(们)数次发现已经被发现过的事物。
说教之所以令人讨厌且效果欠佳,是因为被说教者就算理解也无法感同身受,而说教者的确经历过让知识内化于心的必要步骤,陷入了某种知识诅咒,认识不到这样的偏差。最有效的教育必须放下说教,引导受教育者自己去感受和体会,这比任何缜密的逻辑都要有用。
健康与快乐
既然是聊「太阳牌」,就用一个简单且没那么抽象的话题结尾吧。
在一些设计风格更现代,且带有城市风格的塔罗牌中,太阳牌上可能画着正在运动健身的人。这与太阳牌强调「感受」也有关系,因为感受有很大一部分是要去感受和倾听身体的声音,而太阳也强调「生命力」,所以比起也强调感受的正念冥想,投身于运动的场景更能诠释太阳牌所象征的意义。
此外,运动时人体会产生内啡肽,会让人感到快乐,这种单纯的快感也与太阳牌相关。前面提到海豚和小孩子的嬉戏场面也常常出现在太阳牌上,这兴许也是因为嬉戏的快乐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活动时产生的内啡肽。
你可能会发现,我在这一小节谈的「健康与快乐」,也常常出现在父母对孩子的祝愿中——保佑孩子平安,过得健康快乐。这种简单、朴素、别无追求的幸福,正是太阳牌的主题。
如果评论未加载,请尝试刷新页面
你也可以加入本站的 Telegram 群组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