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七点半,我还没吃饭。从恍惚中回过神来,我才意识到我又把人生中宝贵的两小时交给了不重要的东西。
别人的花园
小李路过邻居的花园,觉得那花真美,整个园子也好美。虽然不是爱花之人,但真心希望自己也有一座这样的花园。于是,小李抛下了今天的计划,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一件没做,跑到了花鸟市场买种子和各种工具。
花出去的钱就像泼出去的水,时间也是这样。忙活了一下午之后,小李终于罢休,因为他没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花园修得和邻居家的一样。
看着到处都是土坑的院子,意识到自己连一条小路都没铺好,小李很是气馁。这时,他才意识到,他一下午的时间都没有用来种花,而是尝试把院子修得和邻居家的花园一样漂亮。
小李不仅不喜欢花,也不会种花,到头来,他其实对维护花园这件事情也没什么热情,那小李一开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呢?
小李看到邻居的花园时,心里便浮现出了一幅图景。这幅图景里不仅有花园,还有他朋友们来花园做客的场景,还有他在厨房的窗户里欣赏花园的场景,还有他一回到家就往花园里钻的场景。小李还没拥有花园,就已经把花园融进一幅更大的画面里了。
这全都是因为,小李看到了邻居的花园,然后没能抑制住自己的想象。
真正的园丁
小李的邻居做了什么呢?邻居从搬来的时候他就开始修缮花园,他养花不是为了别的,只是因为喜欢。一开始就种了一两簇,之后变得更多,经过几个月时间的精心呵护,邻居拥有了一座漂亮的花园。
邻居一开始并不是奔着「一座漂亮的花园」这样的画面而行动的,所以他不会心急。他只是因为喜欢花,然后慢慢地浇灌出了一片花园。
小李并不比邻居差,并不是说邻居有能力养护花园就比小李强。只是说,小李根本不需要一座花园,他们两个不应该放在一个赛道上比较。小李没有看到邻居获得这样一座花园的过程,但因为一时的冲动,非常渴望结果。
而小李,他其实也拥有令邻居羡慕的东西,他的书房有两个巨大的书架,上面摆满了书,里面还有留声机、古董花瓶等陈设,看起来非常优雅。
小李并不是一搬进这间房子就买了一大堆书塞进了自己的书架。书架上的书进进出出,全是他读过的、因为喜欢而留下的和准备读的书。如果邻居因为羡慕,也买了两个大书架,然后到二手书店找百来本别人看过的书放上去填满书架,还费了好大心思模仿小李的室内装潢,那一定会受到小李的鄙夷。
我的经历
发现了 anhvn 的网站后,我觉得那实在是太酷了!anh 有两个主要的文字内容板块,一个是博客,另一个是数字花园。博客就是典型的用来写文章的地方,而数字花园是用来存放笔记和未完成项目的,也放那些不太向文章的内容页面。
前几天,我还看到好多网友的网站上有一个 Now 页面,他们会在这个页面里放自己最近在做的事情。这样,如果有人问他们「最近在做什么?」,他们就可以把这个页面给他们看。这也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于是,我的脑子里也出现了一幅图景。我已经有博客了,也有一个个人主页,我可以把 Now 页面放在个人主页;我已经有 Logseq 笔记库了,接下来我只要想办法把 Logseq 部署到网站上,再做一些修改,一个数字花园也诞生了!
至于 Now 页面,最简单的做法是直接放在我的博客上,但博客的定位并不是个人网站,而是内容网站,所以并不合适。最好是放在 www.guhub.cn 这个个人主页上,那么个人主页的设计就要调整。
我甚至拿起纸笔画了一个思维导图,列出了个人主页应该展示的东西。我可以再加入一个「作品集」栏目,然后在导航栏里链接到极客死亡计划这个博客,以及 Ultralime 这个小说网站,当然,还有即将上线的数字花园和 Now 页面。
这样的一幅图景已经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了,并且它也和一幅更大的图景融合了起来,那样的图景就是一座「妄想的花园」。
之后,我急于调整个人主页的设计,几乎没有太多思考,把代码结构搞得乱七八糟,最后也没做出什么名堂。最好笑的是,两个小时过去了,我还在打磨那个「作品集」页面,而本来想做的 Now 页面和数字花园压根还没开始。
就像开头故事里的小李,忙活了一下午也没种花,而是铺路,可最后路也没修好。
冷静之后
实际上,我第一次接触到 Now 页面这个概念时,我不觉得他有多好。首先,我是个学生,这个页面没有太多值得写的,无非是一些大大小小的项目、最近在学的东西等等。其次,我的社交圈很杂,就算他们真的愿意看我的 Now 页面,也不一定理解上面写了些什么。再者,我很懒,我不想周期性地花时间更新那个没人看的页面。最后,并没有人来问我「你最近在做些什么?」这种问题,我不应该解决一个不存在的问题。
然后是数字花园,其实就是双链笔记和各种不成文的东西组成的内容网络。我自己写的时候很自在,若是要发出来,就得考虑隐私、其他人能不能看懂之类的问题。更何况,人们肯定是更喜欢看线性的文章,而不是在某个人的花园里迷路。把网状的知识整理成线性的文字发表出来更是一种巩固的过程,若是养成了「没做完的东西也可以发出来给人看」的习惯,想必也是不太好的。
以上皆是我的观点,你不必接受,我也不是在说服任何人,我只是在说:那些让我产生美好幻想的东西,对我来说其实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什么是园丁妄想
我相信人人都会有「哇,这个太酷了!」的时候,这还不至于称之为「妄想」。妄想是人幻想自己能得到自己不能得到的东西。当你开始产生「哇,我也想要这个!」的想法时,妄想就开始发芽。当你开始幻想一幅图景,想象自己拥有这个东西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时,你就陷入了妄想。
用简单的理论来说,园丁妄想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没有理解「过程」才是最重要的。过程包含了很多因素,既包括做事前后的思考和实际的行动,也包括行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决策。
小李的邻居拥有一座漂亮的花园,那邻居是怎么做到的呢?
- 他喜欢花;
- 他有时间和精力;
- 他有相关的园艺知识,或者愿意花时间学习这些知识;
- 他在种花的过程中,根据自家院子的情况作出了一些决策
- 院子太方正了,于是铺上了一条蜿蜒的小径
- 院子一角种了很多玫瑰,而另一边则显得过于素雅,于是他在其他地方也种了些颜色鲜艳的山茶花做点缀
- 家里养狗,于是他给狗狗也修了个房子,放在花园里看起来很和谐
如果去思考结果背后的行为、动机、需求和决策,就可以把重点从「哇,这个好酷,我也想要!」转移到「哇,这个好酷,你好厉害!」。园丁妄想兴许是有些自我的表现,比起在你的生活里塞进本不属于你的东西,不如对花园的主人表达赞美。
除了从「过程与结果」的角度拆解园丁妄想,还可以从「形式与内核」的角度分析。形式就是外在的表现,但内核才是重点。看到结果时我们只看到了形式,形式是最容易复现的,但空有外壳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去思考内核的话,很有可能,你根本不需要这样的一个壳。
专注自己的花园
回忆起之前几次改进极客死亡计划这个博客的主题时,自己的内心实际上是很愉快的。尽管有借鉴其他人的设计,但我并没有生搬硬套,而是有了需求和想法之后再去找参考。
在我的故事里,小李这个角色在打理自己的书房时,邻居在浇灌自己的花园时,应该也会感到发自内心的愉悦。他们也不会一板一眼地学别人是怎么做的,而是关注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一步一步地扩张自己的领域。
所以,当意识到自己开始对别人的花园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时,或许应该停下来,做点别的事情。如果过了几天甚至几周,拥有这样一座花园的想法还是在脑海里回荡,那么或许就应该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欲望了。兴许你真的需要,那未尝不可呢?
此外,如果你有类似 GTD 的系统,我想你不应该把这样的想法放进收集箱(inbox)里,清空 inbox 的欲望会迫使你完成这件事情,但很多时候你真正应该做的事情是把它删掉,抛之脑后。
如果一件事情对你来说真的重要,你的大脑会记住的。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可以考虑赞助作者
如果评论未加载,请尝试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