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归纳,也叫向内归纳,是我对一种认知方法的称呼。

不可否认,读了一本好书也不见得变聪明,听了智者的演讲也不一定醍醐灌顶,不太礼貌地说,拿到博士学位的人也有可能是无能者。

往往并不是书、演讲和教育本身的问题,而是读者、聆听者和学者不能从他们能获取到的资源中尽可能地吸收他们应该吸收的东西。

何为「向下归纳」

我观察到的一种现象是,许多人会把在书里读到的、从别人那里听到的,下意识地和已知的经验联系起来。如果只是联系起来,那当然是很好的认知方法,但我观察到的很多现象中,这些人并没有建立起新的逻辑链路,而是将新知识和旧思想划上了等号。

比如,一本书的作者费劲心思向读者解释「为什么跟蠢货理论是一种投降的行为」,其思想涉及哲学、心理学,当然,还有作者自己由经验和注意力建立起来的独特理论和判断。然而,有些读者的解读会让作者本人抓狂,他们把作者的长篇大论总结为「傻逼听不懂人话」,他们发出的对蠢货的嘲讽,比个人的心智成长要多得多。

读者当然会调用自己的经验来理解作者的内容。理想的情况下,读者会将过往的经验和这本书的内容(书本的内容也是经验的一部分)结合起来,建立起自己的理论和判断。

所谓的「向下归纳」,就是说读者并没有建立起新的理论和判断,而是将新的经验直接与通过旧经验建立起来的旧理论和旧判断等同起来,甚至将这种新经验作为已有思想的佐证,加固自己的信念

向下归纳会让人读书越多越傻,因为常常运用向下归纳而不自知的人,获取到的新知识只被用于巩固旧的信念,而那些与自己信念相悖的内容只会让他们感到厌恶。

向下归纳并不是特定群体的行为,在我看来,任何人都难以避免向下归纳。

什么人、什么时候向下归纳

假设你是一名厨师,你并不关心计算机科学,这时一位算法工程师向你解释了什么是「冒泡排序」,你并不能理解也没必要理解如何用 C 语言实现冒泡排序算法,你将它与过去的经验等同起来——这是一种低效笨拙的排序方式

这是好的,因为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值得你认真理解。你是一名厨师,你应该专注如何做出佳肴;你也是一位丈夫,你应该专注如何经营自己的感情生活;更重要地,你是一个人,你应该专注如何让自己变得开心。你应该关注这些你认为重要的事情,而不是某串二进制数字如何在计算机中变化。

向下归纳简化了理解新名词、新概念的流程,你可以把心智资源省下来做更重要的事情。当然,前提是你真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并且你向下归纳的新知识对你来说不如其他事情重要。

讨论「向下归纳」的目的是,只有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存在,才能将其为己所用,否则有可能一辈子都做一个读不懂书但自以为博学的目光狭隘的人。

向下归纳的可怕之处

高中学概率的时候觉得条件概率公式1很蠢,因为当时的我不理解事件的独立性,觉得 P(AB) = P(A)P(B) 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如果这么看的话,条件概率公式化简之后就变成了 P(A|B) = P(A)。但事实是,这只有在 A、B 事件相互独立时才成立。我没理解这一点就妄下定论,没有尝试去理解公式,便用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得出了错误的理解。

想象一下,一个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读到 Leslie Lamport 写的「If you’re thinking without writing, you only think you’re thinking.」,并认同「写作才是深度思考的唯一方式和证明」的观点。但是,他认知里的「写作」是学校里的应试写作。由于他本身就擅长写应试作文,这一观点给了他继续这样做的理由,于是他每天都写 800 字高考作文,并认为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远超常人。

更可怕的是,如果有相似经验的人是相关的政策制定者,或者是某个群体内具有一定领导力和影响力的人,他们开始带动其他人也这样做……

有一些演讲和文章,翻来覆去似乎都在讲那么几件事情,就算是讲到了一些新概念,也只是在用新概念巩固旧思想而已。

听过一些人的宣讲和分享很多次,每次讲的内容似乎都有新东西,但每次听完都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感觉。新概念只讲了最表皮的内容,甚至是复述书本原文的标题2,连正文都没有引用,更没有听出来她对书本所讲述概念的理解。到头来,每一小节她讲的内容都是在重复之前已经讲过好几遍的内容,完全看不出她对新材料的思考。

就像摸象的盲人,听到另一个盲人说大象是绳子,于是他给其他人复述「你看他也觉得大象是绳子一样的东西,所以我说大象是鞭子是对的,大象是鞭子,大象是鞭子,大象是鞭子。」

向下归纳是如何进行的

在《阈限思维》一书中,作者是这样诠释「信念」的建立方式的。

现实对人类来说并非完全可知,人天生就带着无法摘下的「有色眼睛」。人类用有局限性的感官观察世界,就得到了「经验」。经验是个体所经历现实的反映,却并非真正的现实,某种程度上,所有人都是摸象的盲人。

我们每次只关注经验的一部分,比如我们在讨论插花艺术时,就不会去想某道数学题怎么做。我们在注意力的帮助下,专注地得出了某个理论,并做出了判断,例如插花要有高有低才有层次感,才有美感。

于是我们根据理论和判断行事,发现这样插出来的花果真好看,我们的信念便被巩固了。

本质上,向下归纳缺少了「理论」和「判断」的过程,或者说这个过程被简化了。通常来说,如果行动造成的结果满足了我们的需求,信念就会受到巩固;向下归纳的情况是,原本的信念已经足够坚定,出于某种认知偏差,个体错将新的经验与旧的信念直接联系起来,信念便再次被加固。

当然,另一种巩固信念的方法是「嘿,你看,他也觉得这个方法可行」「他也是这么想的」。后者就很容易受到向下归纳的影响,通过向下归纳,任何能扯上关系的东西都能被说成「他也是这么想的」。

这里再简单提一下群体和身份如何让人们容易向下归纳。在群体中,人们的思维方式接近情绪化的原始人,容易被简单的观念带动3,只要有人将「看起来有道理」的联系展示在群体面前,人们就会认可这种归纳方式。对于有很强身份感的人来说,由于相信自己的智识过人,就不容易对自己的向下归纳产生质疑;更坏的是,这样的人也很有可能是某个群体的领袖角色,他的归纳方式会影响更多的人。

避免向下归纳

在读书、学习和工作时避免向下归纳,其实很简单。至此,如果你认可,这种现象就已经有了名字。当一个东西有了名字,要认出他就非常方便

当你发现自己将新内容与过去学过的内容、过去的理解、旧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需要多加小心,思考自己是不是在「向下归纳」。如果是通过这种联系形成了某种知识体系,或者通过联想加深了理解,那当然是好的,但如果是「鞭子就是绳子!」式的简单粗暴的理解4,那就要提醒自己重新归纳。

归纳方式也很简单,将新内容视作一种新的「经验」,尝试建立理论并做出判断,并思考其与自己信念的关系。比如,如果有人说自己一直以为是鞭子的东西其实是绳子,那么就可以思考鞭子和绳子的共同之处,或许这个东西既是绳子也是鞭子;或者思考究竟是什么样的经验,才会让对方认为这是绳子,自己又是因为什么样的经验,才认为这是一根鞭子,发现双方各自的局限性。毕竟,很有可能,两个人说的都不是事实,何必争夺事实的决定权呢?

前文提到,重复也是向下归纳的一种表现。重复会让词语失去意义,一个人若是不断重复一些内容,很有可能他自己也不理解自己说的东西,或者说他的理解仅限于此,他把新的概念也都向下归纳到这些被重复的旧思想里了。

除了避免自己陷入向下归纳,也可以观察身边人,尤其是教师、演讲者、领导、朋友等对自己的思想影响最大的个人。不一定要指出他们的问题(因为你没理由说对方的观点就是一定错误的),但可以思考他们是如何得出结论的,已经自己应不应该接受以这种归纳方式得出的观点。


  1. P(A|B) = P(AB) / P(B) ↩︎

  2. 对方演讲时我正好带着电脑,我在 Anna’s Archive 上很快找到了她讲的书,并下载下来一边听一边看,找到相应的章节。我没有在正文中找到任何一条和她讲的内容相关的文字,只有 PPT 上的文字和目录上的字眼一模一样。 ↩︎

  3. 《乌合之众》[法] 古斯塔夫·勒庞 ↩︎

  4. 我觉得这甚至不能称作「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