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数据不等于创造价值

2024-09-01
6分钟阅读时长
Featured Image

这是我坚持每日写作的第 14 天。昨夜失眠,今天偷个懒,把七月份写的一篇文章修了修发出来了。


当我终于脱离中学对数码产品的严令禁止,我终于有机会像生活黑客一样量化自己的生活,但在我不断尝试各种新方法来记录和分析数据的同时,我也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做得有些过火。

有毒的数据“仓鼠”症

什么都收集和记录真的有用吗?

我从高中毕业就养成了记账的习惯,对我来说,在每一笔消费之后立刻打开记账软件记下消费数额已经成为了条件反射。许多人都把记账当作一种改变人生的好习惯,甚至是从青年进入成年生活必须要坚持做的一件事情,因为这能让你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有更好的把控。

的确是这样,只是…… 在开始记账半年后,我慢慢地发现了很多问题。

每次消费我都要打开记账软件,输入金额,从记账软件里那一大堆自己多半用不上的分类里选一个符合这次消费类型的分类;有的记账软件还提供资产管理,也就是记录微信、支付宝各个银行卡里的余额,在记账时选择用的是哪个钱包——这不仅使得操作变得繁琐,还产生了很多我多半用不到的数据

大部分的记账软件都要求,或者鼓励我把每一笔收支都记得非常精准,就算没有刻意的引导,复杂的数据表格也让我产生了一种「发生任何疏漏都是罪过」的心理。也因此,我记账时总是精打细算,微信提现时收取的几毛钱服务费我也必须记上,而且每次都会纠结这应该算在这笔消费里,还是单独添加一条记录。

我经常在食堂排队的时候一边避让人群一边手忙脚乱地操作手机,心里很是烦躁——当我开始感到反感的时候,我就会抱怨“我做这些到底有什么用”,而当我真的静下心来思考的时候,我发现这真的没有太多用处。

我发现我根本没有思考过记账是为了什么,我以前只是嘴上说说不要到了月底没钱了还不知道自己把钱花哪了,但实际上这种条件反射的行为已经被我当作一种任务来完成了,就像是吃饭过后要擦嘴一样。

想想自己应该管理什么数据

上了大学,我也开始研究个人知识管理,接触到了 Obsidian 之后倍感新奇,于是做了很多尝试。除了学习时做笔记,Obsidian 的日记功能也让我开始从纸质日记转换到电子日记,我还开始用它来写人物志、管理个人收藏。

我很快发明了一种曾经让我倍感自豪的,将日记和人物志联系起来的社交网管理方法。得益于 Obsidian 强大的双链和关系图谱功能,我可以通过图谱看到笔记之间的连接,而连接顶点较多的点在图谱里就会放大,强调显示。于是,如果我在一篇日记里链接到一个朋友在我笔记库里的人物志页面,这也会在图谱里创建一个连线——如果我观察图谱里较大的几个顶点,就能看到和我交流最紧密的几个朋友。

这的确是一件很酷的事情,但仔细想想,这分明是我只要有心就能注意到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用数据来体现呢?

至于在人物志里记录朋友的生日,我也可以用日历或者 Apple 的通讯录替代,甚至还自带提醒功能。用来管理自己的收藏品也最多起到一个展示的效果,用文件的形式放在 Obsidian 里还拖慢了数据读入的速度,更何况自己的笔记是私人的,又不能展示给其他人看。

当我发现我空了好多人物志还没有写,也终于不能继续忍受把学习笔记和生活相关的日记放在一起的这种凌乱的时候,我终于把它们从笔记库里移除了。

做最有价值的事情

《认知觉醒》和《卡片笔记写作法》里都有提到,只靠意志力来支撑自己做某件事情是十分危险的,这会让工作变得无趣,降低自己的效率和产出。依靠外部奖励来使自己坚持下去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你不能从行动本身收获价值——你很有可能就在做没有用的事情,白费力气

如果消磨精力的事情本来就不能创造价值,就白白消磨了精力;如果这件事情能够创造价值,那也很难持续进行,或者会消磨过多的精力,以至于自己无法完成其他重要的事情。

这里的权衡说起来很简单:抛弃产出低、耗能高的事项,做这些事情还不如放松一下为自己充能;而对于那些产出高,耗能也高的事项,就做出改变,降低耗能,让自己消耗更少的精力达到同样、甚至更好的效果。

简单来说,就是要评估投入回报比

下意识认为对的事情,更需要评估

不经思考地地按照记账软件的逻辑事无巨细地记录自己的收支情况,这件事情的投入回报比如何?事实上,并不高,因为我最多只是在快月底的时候开始盘算自己还剩下多少预算,然后开始节省开销;而为了收获这种程度的回报,我需要每一天坚持记录。

就记账软件的用户人数来看,远远不止我一个人在做这样的事情。

很明显不只这一件事情在过多地消磨我的精力。有一段时间我非常热衷于大纲式的读书笔记,阅读书本的每一个章节时都要写下这一章内容的大纲,生怕漏掉了作者在书中涵盖的任何一项内容,即使其中的一些对我没用、或者我早就知道了。

读过一些有关阅读的书籍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件事情其实非常愚蠢。读书最重要的是获取新知识以及增长理解力,如果记下的笔记既不是自己前所未闻的,也不是需要花时间琢磨产生新洞见的,那多半是在浪费时间。记读书笔记时,写下自己最有感悟,或者与自己观点相悖、需要深入思考和理解的内容即可。

我相信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每个人都会干,而且多半不自知。我的见解是,当自己开始对某件事情感到厌烦的时候,好好思考它到底有没有用。

关键在于最初的动机和真实的需求

无需多言,行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某一需求,例如吃饭是为了为身体提供能量,记笔记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理解,读书是为了增长洞见……

当一件事情让人感到厌烦的时候,就得从最初原因真实需求来寻求改变。

回到我使用 Obsidian 写日记和人物志的例子,我写日记的最初原因是为了记录、用文字承载回忆;写人物志也有记录的目的,可以记录和朋友之间的礼物往来、影响深远的谈话等等,还可以管理朋友的生日、MBTI 人格等信息。同时,就像我之前说的,能在关系图谱里看到自己每一天和朋友们的联系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这算是提供了一种情绪价值。

我对这样的做法感到厌烦,一是因为生活类的记录与卡片笔记放在一起,为笔记的管理带来了负担;二是因为为每一个朋友编写人物志过于耗费精力,我没有那么多时间。

其实,如果从最初原因中寻找我的真实需求,可以发现其实大部分都是一时兴起的结果。我或许需要有一个靠谱的方法来管理我朋友的生日,以便提醒我提前准备礼物和祝福,但我没必要记录每个人的 MBTI 人格、微信号、真实姓名和别名、第一次见面的日期和地点、正式相识的日期和地点——是的,我跑得有点太偏了

当认清了自己的真实需求,就很容易找到更轻松的替代方案,比如 Apple 的通讯录就可以记录朋友的生日,还能自动同步到日历进行提醒。专门的日历应用明显比一个笔记软件做得更好。

用奥卡姆剃刀剔除所有虚假的需求,这个时候再看问题就会显得非常简单。

关于记账的问题,我也更换了一个更简洁直接的记账软件——Cush。它将预算精确到每一天,如果前一天超预算了,第二天的预算就会相应地减少。最令人心动的是,它没有一大堆预设好的花销分类,而是采用了所有效率工具的标配——标签系统。每一笔消费打上自己写的标签就好,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消费习惯自定义。

这倒也有些「活在当下」的意味,只需要在意今天花多少就好了,没必要自己考虑过去的开销和未来的预算。

不过我对个人记账的理解仍在探索中,这里就不多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