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不应该在阅读时写批注

2024-08-29
10分钟阅读时长

这是我坚持每日写作的第 11 天。这篇文章其实是在今年六月份写就的,算是一份读书笔记,稍作修改后发布了出来。


我一直很反感读书时做批注,这有应试教育的原因。小学和初中,我的语文老师都无一例外地喜欢在假期布置读书作业,检查的方式就是翻书看学生做的批注。于是我们都在假期的前几天,在那一两本书的每一页上胡乱地划上一些线条,偶尔读一读,写几个字,大多是和原文毫不相关的胡话。这样,开学第一天把书交上去的时候,负责检查的同学也不会为难。

当然,那时的我对阅读不太敢兴趣,或者说,对「阅读任务」很反感,但这种「读书必须要批注」的方法论的确影响了我。至少,在我真的想要阅读,并且还没有积攒太多相关话题的阅读经验时,我能想到的阅读方法,还是边读边做批注。

而我,我的上升和月亮都落在处女座,我希望我的东西能保持整洁。如果我在书上做批注,就不得不在排版和色调都很和谐的书页上,画上歪歪扭扭的字和线,这会让我很难受。这对我来说也有些像在玷污思想——我为什么要在别人的字之间塞上自己的字?就像我也不会希望有人在我表达思想的媒介上,抹上不属于我的东西。

正因为这种矛盾,我每次阅读都很挣扎。写批注会让自己很难受,不写批注,会感觉自己什么都没读,也觉得难受。

最终,阅读的问题还是只能通过阅读来解决。在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认知觉醒》和《卡片笔记写作法》之后,我对阅读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并且在尝试后,感觉非常良好。

不要做只会消磨精力的事情

对于没有养成做批注习惯的人,这是一件非常让人头疼的事情,因为做批注不只是写几个字这么简单,读者需要思考很多问题。

  • 哪些句子应该勾出来?我是不是应该时刻保持警惕,不漏掉任何一个中心句和过度段?
  • 我应该把批注写在这里吗?会不会离其他批注太近,容易搞混?
  • 这一章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我要不要在批注里把这种层次体现出来?
  • 读这一句的时候我想到了另一本书里的内容,我要写下来吗?会不会太乱了?
  • 中心句、关键的论点、主旨句,这些重点的类型都不一样,我要用不同的颜色批注吗?
  • 如果用不同的颜色批注,那颜色分别对应什么类型的句子呢?我能记住这些对应关系吗?
  • 我要怎样才能在有限的字里行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果忽略这些问题,做在书上的笔记就会很乱,难以复习,书页本身的内容也会变得难以阅读。

如果重视这些问题,读者又不得不花时间制定一个完整且逻辑自洽的笔记方法,并且,没有方法是万能的。如果读者换了一本论述方式不同的书读,可能还需要花时间修订自己的笔记方法,使它同时适用于现在正在阅读的书,和之前阅读的所有书,让他变成一套更底层的规则。

如果真有人制定出了这么一套规则,那确实非常令人佩服。也的确有人整理出了这样的方法,例如在阅读前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生难词、分段总结等等,还有针对不同类型的词句用不同颜色标注的体系,读者也可以花时间学习并实践这些方法。但同样的,这也许要花时间磨合,让自己更适应方法,或者让方法更适应自己。

无论怎样,要认真做批注听起来都是一项大工程。你可能会想,要把事情做好可不就得肯花工夫嘛。这话不错,但也要找准发力点。仔细想想,做批注得到的回报,真的和付出的这些努力成正比吗?

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除了阅读教科书的中小学生,很少会有人把已经读完的书拿出来再从头到尾翻一边,回顾自己在每个地方留下的笔记。如果记笔记不回顾的话,那除了留下很多文字,做笔记就没有任何意义

当然,你可能会争辩,做笔记也是把自己想法重新组织,帮助自己理解和思考的过程。但事实上做笔记要记录的就是阅读时产生的想法,笔记本身就是理解后自己产出的内容,这些有价值的产物要是被埋没在厚厚的书里,也是很可惜的事情。而且,不是把思维理清之后就不需要回顾了。如果记录思想的文字不能被任何人读到,那文字就只是文字,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所以,做批注不仅会消耗大量的精力,能得到的回报也非常少,不是一件值得坚持做的事情。

让思维保持流动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在阅读时停下来写字,会让自己的注意力转移,从如何理解转移到了如何表达。就像计算机进程的上下文切换一样——从 A 进程切换到 B 进程,首先需要保存运行 A 进程所需要的数据和代码,然后把支持 B 进程运行的上下文读取到 CPU 中——这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用来写入和读取数据。人脑也是一样,当两件事情所需要的注意力类型不同,在两件事情之前切换时,我们就必定会在「切换」这件事本身上花费时间和精力,而不是把这些宝贵的资源用在做事情上。

当然,我并不是说阅读时就不应该记笔记,而是应该尽量减少「切换」的次数。人和计算机不同,我们的大脑不需要同时运行大量的进程,也就不需要在进程之间频繁地进行上下文切换。

阅读时做笔记的目的是理解并记住内容,因此,做笔记就应该「先理解,再记录」。作者往往会花费大量的笔墨阐述同一件事情,可能是一整段,也可能是一整个章节,对于某些书来说,还有可能整本书都在视图证明一件事情。做笔记的单位应该由「你何时理解了作者所说的一件事情」来决定

我以前做批注会在书上这样写:作者在这一段说明了 A 的原因,在下一段说明了 A 的重要性,又在另一段说明了 A 的地位。但实际上,这几段都在说 A 这一件事情。读者只需要通读这些段落,直到发现作者已经没有在论述 A 这件事情了为止,然后,根据刚才阅读所产生的对 A 这件事情的理解,写下自己的笔记

与在阅读时频繁通过做笔记打断自己的思路不同,在完全理解作者所说的一件事情后,再根据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写下笔记,比事无巨细地做作者的旁白更有用。

让你的思维保持流动,直到它已经完全理解。这个时候,再停下来,问问它,让它跟你讲讲它都理解了什么。然后用你的笔或者键盘,把答案记在你的笔记本上。如果你这么做,你专注的就只是如何理解和如何表达,根本不需要制定和适应复杂且无用的批注规则

用外部媒介记笔记

无论是单独的笔记本、便签纸,还是更加现代的笔记软件,都是比直接在书上批注更好的选择。它们就像是思想的富集场,当你需要回顾你的思想时,你不需要思考你需要翻开哪本书进行回顾,也不需要在大片的文字里寻找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因为你读过的所有书,你产生过的所有思想,都被你记录在了同一个地方。

所以,当你有了一个空闲的午后,你可以翻开你的笔记,看看你都学到了些什么,提醒自己可以根据学到的东西做出什么样的改变,审视自己已经做出的改变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比起翻看书上的批注,回顾已经被完全理解并高度提纯后的笔记明显更有用。

很多人都推荐卡片式的笔记。这个「卡片」可以是物理意义上的纸张,也可以是概念上的、由一些笔记软件所提供的抽象的卡片,例如 Flomo 这样的软件。

卡片式笔记实际上就是让自己在记一篇笔记时只专注一个想法,因为卡片的尺寸不大,只能记下一个想法。这「一个想法」,其实就是之前说的「作者所论述的一件事情」。这个想法可能会与书里的其他想法相关联,甚至与其他书,或者是一些其他来源的知识有关联,但你在写卡片笔记的时候不必过多考虑这些关联,你只需要先把这一个想法阐述清楚就好了。

当你把一个想法阐述清楚,就可以想想于这个想法有关联的其他想法,可以是你在写这一张卡片式产生的新想法,也可以是时已经写好的其他卡片。用笔记软件提供的方法或者别的什么方式,实在地建立起这些关联。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书尽管主题不同、方向不同,但他们却常常让你产生相同的想法,这个时候你就会明白这些想法具有普遍性,比其他的想法更加重要。例如《认知觉醒》和《卡片笔记写作法》都强调了直觉的重要性,逼迫自己做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事情不会提升效率,也不会产生多大的价值,很多时候工作、学习和研究,都需要一些「凭感觉」

在建立关联的同时,你还能注意到那些与你观点相悖的想法。如果你只是批注,很可能会忽略这些内容,因为你关注的是如何复述作者的想法,而不是各个想法之间的关联。这些与你观点有差异的想法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他们能帮助你发现盲点,拓宽眼界。

得到这些好处都是因为,你在通过外部媒介记笔记的时候,脱离了原书的语境。如果你把一本书的笔记都记在一个地方,你就无法看到不同作者之间观点的博弈,无法看到哪些想法被不同的作者多次提到,无法看到哪些想法是重要的,哪些则是没那么重要的。这和《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推崇的「主题阅读」有着类似的思想

不要过于系统地照搬

事实上,如果你已经理解了我想说的东西,你就会知道事无巨细地列大纲大多数时候没什么用处。

作者通常是这样写作的:假设作者对于某一事物的认知在第 10 层,那么他就会假设自己的读者在第 2 或者第 3 层,如果他足够尽责,就会从最底层开始描述。但对于读者来说,大多数时候有经验的读者早就站在了第 5 层,甚至更高的位置,书中的许多内容实际上读者已经通过阅读其他书理解完全了,因为重要的想法总是会被不同的作者反复论述。

如果读者读每一本书都要列出详细的大纲,这不仅会很累,而且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在重新记录已经被记录过的想法上——这没什么意义。

并且,大纲式的笔记往往是依照原书的架构梳理的,这是在研究书本,而不是在研究知识。换句话说,列出大纲可以让你明白作者是如何表达他的想法、如何阐述知识的,但并不能为你理解、消化知识提供很大的帮助,因为你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体系,或者是没有把知识纳入自己的体系里。

当然我并不是说列大纲是无用的,能否下这个定论要看场合。如果你正在阅读某一领域十分权威的书籍,作者对知识本身的理解已经足够充分,书本的内容架构能够近乎完美地体现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这个时候研究书本就能帮助你研究知识。

如果你阅读的是比较一般的书籍,尤其是指导式的教科书,或者是一些写给门外汉看的科普书,又或者是一些专门为大众编写的实用类书籍,尝试剖析书本的架构就没什么帮助。因为他们写书的目的是为了启发,而非阐述知识,你只需要好好理解他们写下的内容,受到启发即可,没有必要了解他们是如何启发人的。

事实上,这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的有关「分析阅读」的技巧。分析阅读要求读者列出大纲,但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一次分析阅读,因为你的时间是有限且宝贵的,把他们留给真正值得的好书——这样的书应该是万里挑一的。

让书的作者成为你观点的拥护者

很多人都喜欢在自己的文章里引用书里的观点,假设他们都用批注的方法读书,那他们一定记忆力超群,能记住这么多想法。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能够自如地引用书中想法的人,一定有特别的笔记方法。

首先,批注不利于集中注意力,也不能帮助你理解知识和想法。倘若没有充分的理解,只是记住了书中原本的、尚未消化的词句,读者不能明白他应该在哪里引用这些词句。

其次,倘若读书时产生的想法都记在各自的书里,而不是一个集中的地方,那么读者想要引用这些想法的时候,就需要一本书一本书地翻找,在书中凭借记忆一行字一行字地翻看,翻遍了整个书架就为了找到那一句话。这个例子有些夸张,但我想你明白我的意思。

再次,如果读者不但做了批注,还列出了大纲,那么他也只是把搜索范围从整个书架,缩小到了书架上每本书的大纲,把搜索过程变成了在大纲里进行而已。

综上所述,如果读者只是做批注,或者是在做批注的同时列了一些大纲,那么他其实很难将书中的想法为己所用。


每一个学生几乎都有被批注支配的经历,文科教材和试卷上上密密麻麻的笔记就是表现之一,但当我们真正有了读书的自由时,我们也应该尝试将我们的思想从厚重的书页里解放出来。

不妨把读书当作一场角色扮演游戏,有价值的想法和知识被压在一层一层的纸张下,而你要做的不是复制一个新的牢笼,而是要把它们从书中拯救出来,让它们加入你的战队,和你一起去解救更多的知识,产生更多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