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老师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因为他总是挂在嘴边:「你们一整天都是为了做作业而做作业,作业上的勾画批注都是假的,为了批注而批注。」

当时的我和大部分学生一样:「我又不喜欢做作业,我做作业不是为了完成作业,那是为了什么?」

在我进入 19 岁的年纪之后,我逐渐意识到那些老人言原来都是真的。

我倒不是在为我的数学老师辩护,我还是不太喜欢他,这大概是因为他的说话方式吧。不过,话粗理不粗,到现在,我也开始注意到不少「为了做而做」的行为,这些行为的确讨厌,甚至可以称得上愚蠢。

「为了做而做」到底是什么意思

乍一听,「为了做作业而做作业」似乎是句废话,甚至是不成立的,因为这句话描述的行为的目的就是这个行为本身。

我想,我的数学老师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大概是想要表达「没有目的地做作业」——做一件事情仅仅是因为自己不得不做,而不是因为想要从这件事情里收获点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对老师来说,他认为我们应该收获的自然是知识和对数学的理解,显然大部分学生做作业的目的都不是这个。

再换句话说,「为了做而做」就是「不带思考地做一件事情」。

为什么会「为了做而做」?

到了大学,我的一个老师每次布置作业时,居然都会附上「抄写题目」的要求。我很不理解,因为我认为抄写题目对我加深这门课程的理解并没有太多帮助——诚然,把题目抄一遍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理解错题目的意思,但代价是做作业的时间会大幅增加,也就是说我浪费了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来解决多花几秒钟读题就能解决的问题。

兴许我的老师有更高明的考量,但他从未解释过他的用意。不理性地讲,我能从他的相貌、行事风格、说话方式看出来,他是一个信仰「悲壮的学习方式」的人,他有着这样根深蒂固的思想:好学生一定是刻苦的。

而孜孜不倦地抄写题目,是刻苦的行为,是一个好学生应该做的。

我猜测(并非事实),他因为这样的信仰,又因为没有多加思考,所以没有做出足够理性的决策,布置了「抄写题目」这样无理的要求。

你应该知道我想说什么了。人们之所以会为了做而做,是因为内心有某种成见,让他们认为事情必须完成,而且必须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完成,否则就是不对的,就算他们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就算他们知道不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他们选择不去看见。

装聋作哑还是真的傻?

我悲观地认为,在短视频时代(其实从电视时代就开始了),大众的思考能力一直在下降。即使是那些明知道要多思考,甚至是常常作为教师角色,倡导其他人深入思考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思考」应该是什么样的。

对他们来说,「思考」也是一件「为了做而做」的事情。他们说不出来人为什么要思考,就算能说也是一些空谈,更重要地,他们不知道如何真正地思考。

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大概也是一位独立博主,我相信经常写文章的人,思考能力要比常人略胜一筹。我坚信,写作就是思考的利器。有些偏执地讲,写作是进行深度思考的唯一方式

“If you’re thinking without writing, you only think you’re thinking.” — Leslie Lamport.

我想,许多人可能既装聋作哑,又是真的傻。他们因为傻,所以装聋做哑,因为他们不习惯去发现和思考。

这里的傻,并非是指智力上的缺陷。我在《How to Deal With Idiots》里读到一个词,叫做 Systematicly stupid(系统性地愚蠢),大概是能准确表达我想说的意思的。

我还得说明,我说人「傻」并不是想贬低任何人。就像《娱乐至死》里说的,这是「电视」(或者现在的「短视频」以及各种社交媒体)导致的,技术的倾向和媒介影响了大众的认识论。

也就是说,我并不想把重心放在那些系统性愚蠢的人身上,而是想要强调,普通人若想要脱离信息时代的认识论,找回自己的注意力,重新建立起对世界的认识,就必须转换媒介,从乌合之众中脱离出来

因为在大众的叙事中,「为了做而做」的思想无处不在。

有什么是你不用做的?

先从非常实在的例子说起。前几天,我所在的学院发布了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通知,并注明「23 级必须参加」。

群里自然一片骂声,大家都觉得这样的比赛是浪费时间。诚然,不是所有人在大二就想好了自己想干什么,这样一个比赛也不能让一个大学生在一周内想明白自己未来十年的职业规划,这样的比赛初心是好的,但负责人显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过——「我们是很闲吗?」,一个同学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如是说道

但我很快发现了盲点。这个比赛只不过是在发布的通知里写了一句「23 级必须参加」,并没有说明后果,辅导员也没有强调,只是鼓励;比赛报名的平台也不是学校的,学校大概是没法看到数据的。而且,如果只是没参加比赛,并不会造成任何扣分,没有违反任何一条学校规定。

所以,就算我没做,也没人知道,就算知道了,也没有任何后果。

那我为什么要做呢?就因为活动负责人希望我去凑人头吗?

事实上,我确实没做,没人来找我麻烦。反倒是那些急急忙忙做好了的同学,还因为不合格被打回来重做,之后还要抽时间在评委面前做展示。浪费在这件「不用做的事情」上的时间,自己完全可以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前面提到,「为了做而做」出于某种成见、信仰和感性的认知,同时当事人也没有进行更深的思考,所以对「这件事情必须得做」深信不疑

思考的缺失,除了思考力低下,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如果自己的目的不明确,自然就会被别人的目的带着走。我刚进大学的第一天就吃了个亏,花 72 块钱买了两盒质量很差的笔,就因为我不会拒绝那个推销员。自己的目的不清晰、不坚定,都会让自己生出「我必须这样」的想法,但如果仔细想想,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

要想明白什么样的事情是不用做的,也很简单:

  1. 抛开第一印象和感性的认知,重新思考这件事情的必要性
  2. 想明白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一件事情不做并不会造成任何自己在乎的、负面的后果,并且不做这件事情并不会影响自己达成自己的目的,或者实现自己的长期目标,那么这件事情,你到底为什么还要做?

用怎样的目的去做?

刚刚一直在谈「什么不要做」,但这似乎还没能解释我数学老师口中的「为了做作业而做作业」到底问题在哪。

抛开对「作业」的感性认知过后,就会发现「做作业」的必要性仅仅是「做了不会被老师找麻烦」,这个时候如果自己的目的不明确,或者说自己不想当个好学生,那么「做作业」就是一件不需要做的事情。

如果学生的目的就是想要利用应试教育的系统,让未来的自己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进而获得更好的生活资料和更高的社会地位,而学生认为「做作业」就是必要的途径之一。那么,「做作业」对他来说就是一件应该做的事情。

读到这里你可能也明白了,「用怎样的目的去做?」并不是一个好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视角在于,先有了行动才思考目的。但这是行不通的,一个行为要不落入「为了做而做」的陷阱,它一开始就要有明确的目的

换句话说,一个行为到底是不是「为了做而做」,自它诞生(在脑海里萌芽、产生行动欲望)之时,就已经确定了。

所以我才会在一开始讲「什么是你不需要做的」。当你明确了不需要做的事情,需要做的事情也就明确了。也就是说,你已经明确了自己的目的和目标,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已经超过了很多人了

当你在思考「做这件事情到底有什么意义」的时候,极有可能,这件事情确实没有意义,至少对你来说是这样。


想明白应该做什么、不需要做什么,似乎很难,其实不然,如果抓住了关键就很简单。关键在于:你的目的是什么?

当你明白了自己的目的和目标,你自然会明白你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什么事情应该专注、什么事情应该允许自己敷衍了事。那些事事力求完美,想着努力、悲壮地把每件事情做好的人,反而是才是愚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