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读书人不少,不少人也爱推荐书,可见人骂书见得少。烂书不是没有,反而到处都是。有的人读了书说不出哪好,读了烂书也分辨不出。

究其原因,大概是对作者有些敬畏,或者是给读书赋予了太多的仪式感,认为说书坏就是说读书坏。我读完《无名之町》之后,在一个读书人不少的群里分享,说这书不推荐读,没人回复;发朋友圈感叹「什么时候才再能读到《白夜行》那样的东野圭吾啊」,立马有人说「白夜行 yyds」。

好的读者应该能大胆说一本书烂,同样也能说出一本书为什么好。只会说书好的读者,不是不敢说书烂,而是说不出书烂的理由,自然地,他也不知道书好的理由。

我有思考过:世上很多蠢货不读书,那读书的人里头就没有蠢货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今天的文章就来盘一盘读书这件事情。

为了什么读书?

读书很容易变成一件为了做而做的事情,绝大多数读书人,也都是从「为了读书而读书」这个阶段开始的。毕竟在没读过书之前,人当然说不出读书有什么好;被「读点书吧」的思想鼓励之后,真的读了不少书,才有可能对「为什么读书?」这个问题有些思考。

摇晃尸体的凶手如是说

就我观察到的,现代的短视频、书本、各种文章,都反映了当今文化中,一种「二极管」式的思想——人们的生活被拆成了「工作学习」和「娱乐消遣」两部分,并且大家都习以为常。

这里要给「读书」下个定义。不少人会把读书分为「为了学业而读书」和「读闲书」,这一思想和我在《摇晃尸体的凶手如是说》里讨论的「工作学习」和「娱乐消遣」二分法很类似。

有趣的就来了,一个学文学的读《尤利西斯》,和一个学工程学的读《尤利西斯》,两者的行为相同但不同质,尽管他们读的是同一本书。

可见「读书」作为一种行为,在表现上是没有多少不同的,最多有一些读书方法上的差异。「什么是读书?」其实就是在问「为了什么读书?」

如果只是讨论那些显而易见的目的,这一篇文章是分析不完的,我也不太喜欢分类举例。从底层来讲,书本是人类知识、经历、情感等一系列可以被文字表达的抽象内容的文字表现,读书就是通过文字理解另一个人类个体想要表达的内容。读书,就是搞明白写这本书的人想讲什么。

和直接听人讲话不同,写作是依赖深度思考的过程,读者读到的,必然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后写下的内容,是作者智慧的最佳体现。

专业的学科书籍,是作者整合了相关领域的知识写就的,体现了作者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读书,就是通过文字,再现作者的思考过程、思维框架、知识体系(国内的「防自学」教材除外)。非专业的知识类书籍,也只是把知识简化为了门外汉也能理解的形式而已。

非知识类书籍,还有不少谈作者自己体验和经历的部分。相比更依赖特定思维模型和理解力的知识,这类书籍做的是「情感」和「体验」的移植。对于虚构文学,也有相似的成分,但也有很大差异。我不懂文学,就不展开讲了。

把写书和读书的相互作用,比作植物群落的移植过程,应该比较恰当,而且两者的最终效果都依赖原产地和目的地的「土壤」差异如何。

广义地谈,「读书」的目的就是通过文字获取某种知识或体验,是为了在自己脑中再现另一个人类理解过的、感受到的东西

把读书这个行为拆到这种程度,就可以进行接下来的论述了。

只说书好的人是怎样读书的?

这里先排除学校里读教材的行为,除了个别读书能力强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其实不会把教材当书来读,而且现在大部分的学生都直接看视频速成了。

然后我们再排除另一种罕见情况:某个读者,从他读书以来,读过的每一本书,在他完全理解并且思考过后,都让他有很大的收获,挑不出什么毛病。也就是说,他读过的书对他来说,的的确确都是好书。这种情况的出现概率极小,不需过多讨论。

兴许,只会说读书好的人没想过自己为什么读书,因为别人说读书好,所以自己跟着读了,做了别人认为好的事情,不跟着说它好,怎么行呢?这和之前写的《信仰悲壮》大概也有些关系:我花了这么多时间读这本书,我怎么能说他不好呢,那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用努力和吃苦的场面制造感动,丝毫不计结果和真正的价值。

或许,还有一种是纯粹地缺乏批判思维。我真的见过有人,读到或者听到了什么新概念,就想要当一个广播员到处传播,因为他觉得新奇。只会说书好的人或许没读过太多书,因为读书能锻炼批判思维。阅读量不够多但确实有在断断续续阅读的,读到新概念会觉得新奇,然而对一个好的读者来说,这样的「新奇」每天都在上演,已经不足为奇,只剩下新了。

我意识到自己花了不少笔墨「揣测」别人的想法,这不太好,让我把话题拉回来。

为什么说书烂?

ONO 说:

看完《认知觉醒》有点被气到,然后自己做了一份认知束缚的PPT,跟助理「上课」实验理解和类比,把结构拎出来做了一个重新的整合,我舒服多了哈哈哈。很少有书可以把我气到我想要重新写一次。

说一本书烂有很多原因,但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觉得作者在放屁,观点不合;二是觉得作者屁话太多,结构混乱。这两种也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一句话:这书我读起来不爽了。

说书烂,一方面显示读者敢于挑战某种意义上的权威,或者说不把书本视作权威,这是态度上的;另一方面,也证明了读者自身的思辨能力,能够看破书本看似高大上的包装和其他人的赞美之词,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

也就是说,做出「这本书写得烂」的评价,是对读者良好阅读态度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极佳证明。当然,说书好,若是能说出些来头,自然也是一种证明;对书本和作者无端谩骂,和一味说书好也没有区别——重点在刚才提到的态度和思考能力上。

此外,说书烂也是对阅读能力的一种锻炼。

在我们各方面都还比较年轻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烂书,面对经典也有读不动的时候。但伴随着我们阅历的增长,mindset 的更新,烂书看得也够多,信息识别的能力上来了,我们会在头脑中建立一种框架,培养出一种阅读的感觉,从而在以后的读书过程中,配合目录,大概看个三分之一,就能够透过直觉来判断这本书是否值得读下去。这时再回来「啃」那些经典和名著,也比之前要顺畅许多,也更能明白它们何以称为经典,其实就像你做任何事一样,看书也是一门技术活,越做越顺手。

—— 重新认识读书这件小事:谈我的「读书之道」 - 少数派

因为读书是获取知识和体验的过程,如果你认同「人生就应该尽可能多地获得好的、独一无二的体验」这句话,那你应该会认同接下来的这句话:世界上不是每一种事情都值得体验,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读,你的生命如此宝贵,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读烂书上。

西方传统所写出的几百万册的书籍中,百分之九十九都对你的阅读技巧毫无帮助。这似乎是个令人困恼的事实,不过连这个百分比也似乎高估了。但是,想想有这么多数量的书籍,这样的估算还是没错。有许多书只能当作娱乐消遣或接收资讯用。娱乐的方式有很多种,有趣的资讯也不胜枚举,但是你别想从中学习到任何重要的东西。事实上,你根本用不着对这些书做分析阅读。扫描一下便够了。

——《如何阅读一本书》

敢于说书烂,才能让自己获得尽可能多的好的体验,将这种思想应用到各处,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追求「善」的最大化,自然要先分清楚什么对自己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做一个好的读者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有提到,读完一本书之后对其作出评价是必要的。评价自然不能全是好话,要做到真实(而不是为了显得中肯而刻意好坏参半),正如书本本身要做到真实一样。

究竟要如何对一本书作出评价,我想你可以参考《如何阅读一本书》里的这段话:

赢得批评家的喝彩,广受大众瞩目的书本,几乎都是在嘲弄事实的作品——越是夸大,效果越好。大部分读者,特别是阅读流行读物的读者,在使用不同的评论标准赞美或责难一本书——这本书是否新奇、哗众取宠,有没有诱惑力,有没有威力能迷惑读者的心等等,而不是在这本书的真实性,论点是否清晰,或是启发人心的力量上

真实性、清晰的论点、启发人心的力量——这三个标准很精炼,而且非常受用。前两者与我在上文提到的,说书烂的两个原因(观点不合、逻辑混乱)有关,至于后者,如果你有读完一本书之后迫不及待想要尝试改变的经历,我想你会明白的。

关于「真实性」,其实很值得拆开来谈谈。借用《娱乐至死》里的话,媒介也是真理的一部分。媒介、语言和视角都会影响真实性,除了「这书有悖于科学研究的结果」这样的评价,你还可以说「作者只从美国人的角度出发,有很明显的局限性」这样的话。

最后,评价作为一种观点,有很强的主观性,一个人说书烂不代表这书真烂。就像前面提到的局限性,假如你恰好就是美国人,那读那些其他人觉得太「美国中心主义」的书,也会有很大收获。

祝阅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