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一次读三本书

听人讲「没读完一本书不要翻开另一本」,我觉得有道理,不然很容易三分钟热度,一本书也读不完。可我还是不太能忍得住,最近发觉,其实一次读好几本书也有益处,这篇文章就简单谈谈这个问题。

我现在在读的三本书是:《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我们为什么爱饮料》和《玻璃之锤》。

我并不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但我想要系统地学习经济学,所以读了这本书。第二本书是写给大众的科普书,话题和日常生活相关,可以归为「畅销书」吧,但话题并不是鸡汤。第三本是一本小说,为了娱乐也为了给自己的虚构写作收集素材,或者说培养对故事的鉴赏能力。

给这三本书简单归类,我的观点就很明显了。我读这三本书其实都是出于不同的目的——较为专业的学习、获取有帮助的知识和思想、阅读小说和故事。

我会在一天的不同时间阅读这三本书。

在早晨,我的精力较好时,我会在忙完自己的项目、学业之余,拿起另一本较为专业的书籍,探索新的领域。这本书足够专业,能给我提供清晰的知识体系。尽管如此,我也没有学习专业知识的压力,因为我只是想要了解。

在午后,刚喝完一杯咖啡还没来劲,我会打开第二本书,一般是些畅销书,看杂志一般了解一些有用的知识,比如「你知道吗?其实维他命水完全没有健康效果,其中大量的糖反而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或者,我也会读一些讲思维方式的书,了解别人是怎么看待人生和世界的。

在晚上,我可能会想从现实生活中离开一会。夜晚大概是有某种魔法,会让我觉得在这个时间点读点虚构的故事很有氛围感。


要是我只能在一段时间里读同一本书,其实是非常痛苦的。那本《经济学原理》,如果我一天读超过一章我就会头痛。一些难啃的书,我大概会画一个月的时间来读。相反,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我愿意在一天内读完。而像是《认知觉醒》《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样的书,我都只花了 3~5 天的时间来读。

如果只能同时读一本书,读完一本书的时间不一样,耗费的精力有差异,给自己的感受也不同。说不定,在一段时间里,读书对自己来说会变成一件痛苦的事情;而那些愉快的阅读体验,等过了一个月啃完一本难啃的书才能获得,而且只会持续一两天

我的观点如下:

  1. 同时读多本书,能允许自己根据当下的精力状态自发调整,选择最适合当下的书来读;精力好了就读一些难啃的书,差一点就去读写得简单的书。
  2. 同时读多本书,能让整体的阅读体验变好,不会因为一本难啃的书感到头痛,也不会因为读了一本烂书就毁了自己的一天。
  3. 同时读多本书,能避免精神内耗。有的书实在感兴趣,为什么不能现在就打开看看呢?一边抑制想读的欲望,一边又逼着自己快点读完手上的这本,实在是难受。
  4. 同时读多本书,能让阅读变得更有规律。因为读同一种类型的书所需要的时间是相似的,如果把不同类型的书放在一起读,就会让读完一轮所需要的时间变得像似。

当然,这么做也有坏处。如果实在很忙,留出来的读书时间很少,那么一次读好几本书可能会给自己太多压力。如果你不读小说也不读任何难啃的书,只是读一些散文和有思想深度的没那么小众的书籍,那么一次一本的阅读方式可能更适合你。

读者当然也有更多的原因不这么做,我并不是说你应该同时读很多书,而是想说:如果你有这么做的理由,就不要让「读完一本书之前不要打开另一本」的思想限制住你,说不定能给你带来不少益处。

如果你决定尝试这种做法,也不一定非得一次三本,这要看你的阅读习惯。如果你没有在学习和工作之外学习其他专业知识的习惯,只是喜欢读一般的非虚构书籍和一些小说,那么一次两本或许更适合你的。

至于大于三本是否可行,这我不清楚,我只是觉得大部分人应该没有那么多时间。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帮助,可以考虑赞助作者

如果评论未加载,请尝试刷新页面

相关文章